正確的決定不一定會帶來快樂


要明白,正確的決定不一定會帶來快樂。

好了,在自己的致命缺陷、在下雨天的水坑裡打滾過一回了,看到自己的焦慮如何投射到外界和外界的人身上。面對自己好痛苦,這一次反思得差不多了,可以了。

我的歷險結束了嗎?打算再也不要用社交軟件,認識社交軟件上的人了。他們沒有一個給我帶來過正面影響。因為在線上顯得迷人有趣的人,往往是魅力操縱者的類型,他們知道自己怎樣更受歡迎。而在線上和一些不那麼有趣的人聊天,也許他們更加健康,但沒有太多聊下去的必要。

又開始覺得有點難受,但不是害怕,不是悲傷,就是一種單純的心臟難受。為了奪回自我,必須忍過這一段情緒短暫的發作。

萬物皆空其實就是反本質主義,反對事物有任何固定的本質,任何顯現都是在特定的關係中顯現(怎麼有點像OOO和ANT理論)它指的是萬物沒有獨立的自性,有且僅有“只具備關係性的性質”這一關係性的性質。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將空理解成一種性質,並不能“執空為實”,即將空予以實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