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內心平衡的力量

一個人的自白

年少成名

當有機會跌落時

才能絕地求生


一個正真成熟的人

都在學習如何作出選擇

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

壓根就不需要的事兒中

不會讓你提升

或讓你掉下來的事當中


很多人到了一個高度後

(超越大部分人的高度)

你做什麼

都會有很多人說:你做的很好,很不錯啊


被全世界拋棄

連路邊的狗

都在斜視你一般

人生就兩點一線

家-健身房

健身房-家


慢慢變得厭世

發覺一切都是有惡意的

這有一部分是性格的原因

幫助了太多不應該幫的人

作了太多不明智的選擇

善良的心靈的代價/負重

因為如此

人緣挺好的

但當你低谷時

不行的時候

別人該不幫你

就不幫

該不理

就不理

“現代社會的人際理性”


但這些東西

讓人吃了很多虧

受了很多苦

用一部分人生

吃虧和受苦

是一種幸運

收穫了更多真誠的人

未來也就少吃點虧

少吃點苦

或者能吃更大的虧

更大的苦


因為一些緣由

比較受歡迎

然後有機會做一些有影響力的事

搭檔的有一些大佬

有韌性,有血性,不服輸

之後就憑着感覺做

居然歪打正着的做對了

之後好事兒更多了

到了大紅大紫

然後就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

迷失了心性

下意識的認為

只要努力,只要認真

就能成事兒


後來跌跟斗

吃虧

才發現

世界不是你想的那樣

人們的想法也不是你認為的

譬如:

也就是就算做到最好

也許也只有少數人支持你

認為你做的好


有些時候

只有從職業

角色當中才能找到真我

如果沒有落寞的歲月

跌落的片段

也許會沉的更低

痛了就會本能的自救

反思

改變等等

都是方法


幸運的人兒

在事業當中的角色

就如為自己量身定做

性格特點

偏執帶着一些悲觀主義

怯懦中又有不服輸

懶散的外表藏着自己的倔強

……

角色和真人合一

當項目結束後

好好發泄了一場

對自己算有了個大概的了解和認識

抑鬱慢慢開始好轉

我們身在世間

不斷用身份

角色,工作等來詮釋

詮釋世界

詮釋自己

詮釋人際


就如在角色之中

最後再次踏上巔峰

那一刻有些明白

苦難,委屈,跌落

都是過程

都是必經之路

都是值得的


這之後有了很大的信心

把工作做好

把人生打理好

把事業推向上


還有對於年齡的認知

當過了四十歲了

並不如先賢說的不惑之年

但時間不管承認與否

都定格了

人生到了中點一般

已經有了倒計時的滴答聲


過的太累

很多時候

恰恰是因為想太多,做太多

有時簡單和輕鬆

也許才更適合


人把常規的事兒做完後

當無事可做時

會非常焦躁

之後會選擇很多蠢事兒做

只有少數人

明悟之後

既然要用這部分時間

那就需要好好想

自己到底要做什麼

他當時選擇了

默寫《心經》兩遍

之後開始寫未來規劃

之後時間一下子過去了

對周圍的人

周圍的事

特別敏感(干擾素)

我有體會

沉浸於學習和寫作時

其他元素都是“噪音”

寫大概就是人類高質量“時間”啊

當找到自己真想做的事兒

就不自覺的慢下來

一種小心翼翼

一種珍視的狀態

對世界認知更深刻

記憶力會變好


我們一出生

世界就滿是人

稍長一些

就滿是人和物(需要的物品)

再後面

就滿是慾望

直到永遠迷失在人,事,物中

也許

我們都不曾有機會體驗

一個人

自己很多時候

就是中心

理解這一點

才能理解他人是中心

他物是中心

它事 是中心


經歷過風雨

還依然絢麗的花

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