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朝花夕拾(三) 一一兒時,風一樣的戶外生活

想起兒時生活,總感覺就像風一樣,自由、飄逸、美妙、痛快。

記憶里,家旁邊太平河的水比現在大多了。雖說不算深,但鋪滿了整個河道。河水自然清澈,沒有污染,望去,河水每天每刻都踏着一種節奏,不緊又不慢地輕快地小跑着,大石塊和水草處,翻着不高的浪花。

那時,只要不是太冷,人們都是在河邊洗衣服,隔不多遠,河灘上就有幾塊大石頭,平平的。衣服髒了,人們用洗臉盆端上,往河邊一蹲,嘩嘩 !噠噠!一會兒在河水裡涮涮,一會兒又在青石上用洗衣棒砸起來,動作嫻熟,聲音美妙。那時我大概十來歲光景,也經常來河邊洗衣。清晰地記得,某一個夏日的黃昏,我又來在河邊,面前,水兒清澈,洗衣石乖巧寧靜;往遠一望,目力所及,偌大的河道好像只有我一人。河水像個歡快的少年仍在不知疲倦地小跑着,嘩啦嘩啦唱着歌,彼時,夕陽正在西沉,金黃色的光芒灑在河面上,被河水閃爍成無數碎金,好看極了。我長這麼大,頭一次,被如此大美的自然之景震懾,心裡頭只有一種感覺:真好看啊!真好看啊!從此,這幅畫,就成了我兒時記憶的背景圖之一。

太平河,大部分地方的水,也就一尺左右深,游不了泳。多數的夏天,孩子們只能在河水裡趟一趟,玩一玩。可也偶有例外,我經常下河洗衣的地方,是一處專門砌出的台階,有二十來級高,為了不至於擋水太厲害,台階下修了一個孔洞,孔洞附近的水就比較深,雨水多的夏天,我們就在那鳧水。

吃罷晚飯,天氣悶熱,大人孩子們到河邊散熱,我們小孩就穿着背心褲衩在孔洞那裡一會兒鑽進去,一會鑽出來,水軟軟的涼涼的,很舒服。女孩們飄不起來,就是鑽來鑽去的。男孩們可就不一樣了,不但像泥鰍一樣,自如地游出遊進,還敢從台階上往下跳。我是個膽小的女孩,但內心隱秘着極強的游泳願望,所以,孔洞玩水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學三年級的夏天,我開始學騎自行車,姐姐比我大三歲,但她人長得瘦小,所以我倆是一塊兒學的車。

那時家裡只有老爸一輛自行車,他在外地上班,一星期回來一次。所以星期六傍晚盼老爸回來就成了固定節目。他一回來,車子還沒有進家,就被我倆半路劫走啦。

我家旁邊沿河是條公路,傍晚馬車、汽車漸少,我們就在路邊學起車來。老爸的車子是28的男式車,又大還有橫樑。怎麼騎??老爸教我們說,車大,不好上去,你們就先學溜車吧,一隻腳蹬上,一隻腳在下邊蹭着地,能自由的溜車,基礎打好了,上車騎就好辦了。就這樣,在馬路邊,月光下,我倆一人溜一趟地學,三個星期後,溜車就自如得狠了。

這就是"掏騎法",帥吧

怎麼上車騎?難題又來了:大梁太高,腿上不去;被人幫着騎上車座吧,腳又夠不到車蹬子。爸爸說,掏着騎吧,左腳蹬上,右腳從車大梁下邊的空處掏過去蹬上另一隻車蹬子。這個技術可不好掌握,不容易保持身體平衡啊。但我倆學趣正濃,毫無畏懼,開始掏洞騎車。

天漸漸涼了,初秋來臨,天黑得也早了。但周六晚上,我和姐姐兩個小女生,駕着28大車,一趟又一趟地在馬路邊練着,不管馬路上塵土飛揚,不在乎天色已黑,感覺不到飢腸轆轆,蹬得蹭蹭帶響,騎得風一樣飛快,那叫個痛快!每次都是老媽來叫吃飯,才戀戀不捨地回家。

小時候怎麼玩得那麼帶勁,那麼痛快呢?現在想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可細細琢磨,可能正因為那時沒有多少娛樂活動,那少有的活動才那麼天然有趣,那來之不易的娛樂才更讓小孩珍惜吧。

多麼美好,風一樣的戶外生活!多麼可貴,自由、飄逸、美妙、痛快的兒時生活! [呲牙][微笑]點贊、關注喲[握手][握手][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