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你想到了什麼?
鍛煉,飲食,習慣……,或許你想到更多,其實,在這個喧鬧又繁華的世界裡,精神壓力大,生活壓力大,往往是其他的。
總覺得自己很重要,所以什麼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攬,但是自己的精力有限。
總是內耗,總是焦慮,因為總是把明天的事情提前放在今天來考慮,因為總是把以後的生活強加在當下的生活上。
沒結婚的時候着急,結了婚之後,為了生活而着急,生了孩子之後,為了孩子而着急,孩子長大之後,為了孫子而着急,總是這一輩子有操不完的心。
養生,好像離自己很遠。
總是能夠被各種事情所困擾,也總是活得很不如意,很不順心,很不開心。
也想要一個好的身體,也想要有一個好的情緒,但是往往敗給現實。
最好的養生:少管,少想,少操心。

一、少管,眼不見為凈,心寬,身體好。
老公躺在沙發上玩遊戲,天天玩遊戲,真的很煩。
於是就過去,不耐煩的說:“你天天玩遊戲?玩不膩嗎?能不能停一停,好好的收拾收拾家裡。”
可是對方,理你的自然會理你,不理你的自然不理你。
丟下一句,“你真煩,自己不會幹嗎?”
真的是吃力不討好,反而弄得自己心情很鬱悶。
幹嘛要去管呢?
他愛打遊戲就讓他打去,不要去管他,想要改變別人,那根本是痴心妄想。
不如管好自己,該幹嘛就幹嘛,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興趣,有自己的圈子,有三兩好友,聊聊心,解解悶。
男人就是如此,你越是去管他,對方越是不服管,然而當你開始專註自己,對方反而不放心了。
或許人就是如此,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言歸正傳,養生不分年齡,想要養生,那就少管,少管讓自己心寬,心寬了,路也就寬了,天地也就更加廣闊了,身體自然倍兒棒。
走正確的路,做正確的事,這才是最好的養生。

二、少想,煩惱少,身體舒心。
總是在告訴自己好好養生,但是總是忍不住多想。
老公今天不怎麼理自己,於是就想東想西,越想越多,甚至是徹夜難眠,甚至是茶不思飯不想。
可過了一天,老公又正常了,又主動找自己聊天。
想什麼呢?沒有必要多想,是人就有情緒,是人就有喜怒哀樂,心情不好很正常。
如果自己心情不好了,還談什麼養生呢?心不靜,怎麼養生都白搭,心神不寧,身體怎能好呢?
養生是為了延長自己的生命,養生是為了富養自己的精神,富養自己的身體。
所以少想就對了。
沒有必要鑽牛角尖,這條路不通了,那就走另一條路,或許就柳暗花明了。
不要內耗,拒絕焦慮,人生就是走着走着就會越發的好起來。
好身體都是從少思少慮,好身體都是從少想開始。
不要有那麼大的壓力,人生怎麼過都是過,沒有必要,一定要吃山珍海味,沒有必要,一定要穿名牌,沒有必要一定要去攀比。
可以穿得下幾塊錢的地攤貨,可以吃得起粗茶淡飯,這就是生活。
靜心,這才是最好的養生。

三、少操心,兒孫自有兒孫福,心態好,一切皆好!
發現當了父母之後就特別的愛操心,操心孩子吃不飽,穿不暖,擔心孩子不快樂不開心,擔心孩子學習成績,各種各樣的擔心,各種各樣的焦頭爛額。
其實當一根弦緊繃著的時候,是很容易崩斷的。
養生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事情,唯有學會養生,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所有的一切才皆有可能。
讓孩子有自己的天地,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不要介入太多。
男孩子好動,喜歡打籃球,喜歡冒險,女孩子比較文靜,喜歡看書,喜歡看電影,喜歡編織。
那就讓孩子去尋找吧,不要過多的干涉。
我們能夠好好的,身體棒棒的,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餘生,這也是善待自己的最好的方式。
不要再操那麼多的心,不要再做那麼多的事情,人這一生,應該是簡單輕鬆的。
擁有好心態,才是真的養生。
並不是吃很多補品,也不是花很多冤枉錢,而是真正懂得,一個人最好的養生,往往就是如此。
總之,最好的養生,少想,少管,少操心,這就對了。
你我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