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2024年04月02日18:45:09 美文 1384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感覺社會和生活複雜到讓人無所適從,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安身立命。其實這很沒有必要,因為類似這樣的問題原本就沒有什麼標準答案,人的行為評判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的,也就是說,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東晉庾亮,一度作為帝國的掌舵人,就沒有把角色完成得很得體,差點讓自己和整個帝國都徹底淪陷。究其原因,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他沒有找准正確的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而是一味地強行實現自我感受,他深信自己就是所有問題的正確答案。

咱也不知道現在有多少像庾亮這樣的人,但可以確信一點,那就是不管多少,當下肯定是不缺這樣的人的。

話不多說,我們就順着庾亮的一生來引以為戒吧。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庾亮出身於潁川士族,他們家雖非名動天下的豪門大族,但怎麼說也士族圈內人。圈子有界線,檔次有高低,庾亮作為一個名望一般的士族子弟,在“九品中正制”的時代,正常情況下也就是“中三品”的存在吧,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但庾亮本身也有他得天獨厚的優勢:

首先,在兩晉那個特別看重顏值的時代,他是一個大帥哥。這個加分項或許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比較吃香、高效,但是在兩晉似乎更加能成為百無禁忌的通行證。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著名美男子潘安,憑藉高顏值,把“軟飯硬吃”這個項目研究到了極致。

其次,庾亮在當時是一個知名的學術主播,特別善於東拉西扯,在當時比較盛行的玄學交流會中也是多次出彩過的。比如王敦就曾感嘆,庾亮的玄學宣講水平比著名大咖裴頠強太多。也就是說,庾亮緊跟時代主流,靠學術出圈,跟現在的學術型官員有異曲同工之妙。

時王敦在蕪湖,帝使亮詣敦籌事。敦與亮談論,不覺改席而前,退而嘆曰:庾元規賢於裴顧遠矣!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然後,庾亮陰差陽錯地構建了自己的核心小圈子,勢力孤單的司馬睿一直在極力拉攏他,將其引為親信,還讓兒子司馬紹娶了庾亮的妹妹,相當於庾亮是後來的晉明帝司馬紹的大舅哥,是晉成帝司馬衍的親舅舅。另外,他跟東晉重臣溫嶠等人關係也相當不錯。

最後,他們家枝繁葉茂、人才輩出,他有四個親兄弟,庾冰庾懌庾條庾翼,除了庾條稍微差點外,其餘個個都是人才。這就導致“單挑,庾亮可能不是最強的那個人;但是論家族群毆,庾亮還真不怵誰”的情況出現了,庾亮的江湖分量因此也高了幾分。

外表可以當敲門磚、學術可以拿到入場券、人脈可以最快變現、家族可以提供可靠助力,庾亮算是極為順利地就破譯了普通人窮極一生都無法集齊的成功密碼。但是,很遺憾,抓到一手好牌的庾亮,卻並沒有把這手好牌打出應有的效果。因為上述是我們看到的庾亮的表象,他的骨子裡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人。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真正的庾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其實他是一個追求儒家文化的人,或者是一個披着儒學外衣的儒士。他到處跟人扯淡,那只是因為他要融入圈子和環境的需要,在內心裡,他是希望自己奮發有為,務實而不務虛的。這一點上,他和同時代的陶侃,其實是一類人。

但是,我們最後可以看到,庾亮和陶侃,一人向左、一人向右,兩人的命運結局、成就風評迥然而異!何以至此?其實還是能力和格局的問題,或者就是我們常說的“性格決定命運”。

風格峻整,動由禮節,閨門之內,不肅而成

庾亮其實是一個很嚴肅的人,嚴肅到甚至有點刻板。他平時不會亂動的,言談舉止都得有禮節依據才行,獨處在家也是正襟危坐。這樣的人,其實是非常容易較真的。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所以在漢明帝司馬紹病危時,掌握了禁軍控制權的司馬宗等人意欲隔絕消息,趁機截斷司馬紹的臨終權力交接,王導、溫嶠等人皆投鼠忌器,只有骨子裡浸染了儒家文化的庾亮敢為人先,憑藉外戚的身份直接闖進了皇宮,並明目張胆地對司馬紹進行毛遂自薦,要求由自己來輔佐新帝

其實像一些主張清凈無為的人,是不會像庾亮這樣積極出頭的,他們做人做事更講究謀定後動之後的水到渠成。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但庾亮這種積極主動地向上爭取的人生態度,對於此時的他應該是極其加分的。儒學中的“有為”其實是有一個適用範圍的,那就是當你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匹配和滿足時,是可以通過激發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去主動追求和創造的。我們現在老講,小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其實就是類似的道理。

一張人生考卷,你明明可以憑實力拿到90分以上,但你卻偏偏就在60分的水平時放棄努力了,這種消極、躺平的人生態度是不可取的。當然,你明明只有拿80分的能力,卻偏偏要為90分撞得頭破血流,這其實也沒有必要。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無論是儒家法家還是道家思想,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也都不是毫無可取之道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好與不好,得看大家會不會用,在什麼情況下對症下藥……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如果說庾亮積極主動地爭取到輔政大權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加分項,那麼他在獨掌大權之後,幾乎所有的行為都是巨大的減分項。他就跟一個從小就幻想成為大富豪的孩子一樣,等自己真的成為大富豪了,卻根本不知道過有錢人的生活。

儒家思想中,因為過於鮮明甚至森嚴的等級觀念,很多沒有把儒學理解通透的人,都是不善於去做統戰工作的,庾亮顯然就在此之列。

東晉的立國根本是門閥政治,皇權衰弱,北方士族獨掌權柄,那麼你庾亮要想把位置坐穩、把權威提升,你就得學會去團結那些對你有助力、有影響的邊緣勢力,讓他們成為拱衛者和支持者呀。那些在之前的政治格局中沒啥存在的人,你剛一主政就甩幾根胡蘿蔔過去,那效果簡直不要太好。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但是庾亮並沒有這麼常規操作,而是一心一意不走尋常路。他剛一當政,就立馬有了一種“天下我有”的感覺。大家想一想,當下那些書生意氣極重的大學生要是突然被提拔到了領導崗位,是不是給人這樣的既視感?

陶侃、祖約這樣有實力、有威望、有功勛的地方軍閥,本來就因為沒有入選班子成員,內心頗有怨言,庾亮如果真的會為人處世,立馬打着朝廷的名義,給他們提升一些虛職,人家不會領你的情嗎?但庾亮恰恰相反地把人家當成了“時時刻刻想害朕”的刁民,毫不避諱地公開把人家當成家賊防着。又是整修城池,又是見死不救,一副擺明不把人家當自己人看的態度,卻是有點傷透了寶寶的心的味道。你即便不主動拉攏人家,也不要主動去得罪人家嘛!

把陶侃、祖約這樣的外圍勢力得罪了之後,他又對司馬羕、司馬宗等宗室勢力動手了。你們當初和我搶話事權,是我的政敵,我容不下你,這其實也還說得過去。但是,關鍵是,你得注意方式方法呀,你不能自以為是地搞降維打擊,然後幻想所有人都對你束手就擒吧?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庾亮和司馬宗武裝火拚之後,把司馬宗給滅了,把司馬羕給貶職踢出輔政班子了。但是,流民帥蘇峻當時是選擇走宗室路線的,人家公開包庇司馬宗的餘黨,根本不把你庾亮當回事,你是不是得對他上點心了?

庾亮對蘇峻上心了嗎?按照他那官大一級壓死人的搞法,必須得上心呀!但還是上心的方式不對,他想召蘇峻進京,然後陰謀搞死人家。卻把前戲都給省了,直奔主題。人家蘇峻又不是傻,你對人家敵意滿滿,人家會輕易放下手裡的槍杆子,從而成為待宰的羔羊嗎?庾亮就好比一個渣男,明明想睡人家蘇峻小姑娘,卻連哄騙忽悠這些基本步驟都省了,一上去就是一句硬梆梆的“我想睡你”。唉,真是當個渣男都不合格。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關鍵是,庾亮想把蘇峻弄到京城裡來,還一點都不講究。他跟王導商量,王導覺得可行性不高,他便覺得王導是慫貨。於是,便拿到朝堂上公開討論,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老同志卞壺委婉地提意見,又被他一巴掌拍死。卞壺沒辦法,只好請外援,讓鎮守江州且跟他關係好的溫嶠來勸他,但庾亮就是誰說都不好使。你既然決定獨斷專行,就不要在大庭廣眾下去討論嘛!你既然打算陰謀搞死蘇峻,就要注意保密嘛,陰謀跟陽謀能沒有區別嗎?

大家反觀自照一下,有多少人跟庾亮是一個德性?啥事還沒個雛形就滿世界嚷嚷,生怕敵人不知道;明明不一定搞得過對方卻天天叫囂要弄死對方,生怕對方不會狠下心來跟他拼個你死我活;明明是號召大家開討論會,卻別人一開口就是錯,人家都是來見證他的一言堂的。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蘇峻雖然心知庾亮想弄死自己,但還是不想魚死網破,所以多次主動讓步,最後甚至提出,只要咱們可以不刀兵相見,你把我發配到前線去打鬼子都行。反正以後我就不在您的眼皮子底下惹您煩心了,您就當我是個屁,把我放了吧。但是,庾亮就是不答應,你服輸是你慫了,但是我沒有親自把你干倒卻不能彰顯我的英明神武。

忍無可忍之時,無須再忍。蘇峻約上同樣過得十分憋屈的祖約同志,舉兵造反了。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結果,之前一直咄咄逼人的庾亮開始不斷丟人現眼了。首都建康被他輕而易舉地丟失了,皇宮保衛戰時部隊還沒集結完畢就被打崩了,緊要關頭他丟下妹子和外甥帶着自家兄弟坐小船逃跑了……儒家的浩然正氣,此時此刻在庾亮身上蕩然無存。

被打成喪家之犬後,庾亮只能去抱好友溫嶠的大腿,但溫嶠是一個很好的政委,卻不是一個擅於攻堅破敵的好將軍。於是,兩人又苦口婆心地勸陶侃出山給他們當家做主。陶侃本來對庾亮是氣不打一處來的,但終究牽涉到了國家安危,所以在數落完庾亮之後,最終還是帶兵平定了蘇峻之亂。

把小皇帝晉成帝司馬衍從蘇峻的軍中救出之後,顏面掃地的庾亮又開始了各種行為藝術表演,各種哭、各種嚎、各種磕頭請罪,直到司馬衍為舅舅他出言開脫之後,才死皮賴臉地要了一個鎮守豫州的編製一走了之了。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如果庾亮的人生就此戛然而止了,我依然會覺得他僅僅是虎頭蛇尾、才不配位罷了,但狗改不了吃屎,庾亮那種喜歡瞎折騰的本性依舊在持續發作。

他先是想趁陶侃也對王導不滿把王導徹底打倒,但是又頗為忌憚駐紮在京口郗鑒,多次寫信與郗鑒協商,人家死活不同意搞王導的事,搞得他只好再次趴窩。

陶侃死後,他憑藉自己是皇帝親舅舅的身份優勢,接管了陶侃留下的權力真空。但反過頭來,他就對陶侃的幾個手裡有實權的兒子下手了,先是插手人家兄弟相爭,把勝出者陶夏幹掉了;過幾年後,又把陶侃僅剩的一個手握實權的兒子陶稱給幹掉了。堪稱東晉版的白眼狼。

等到他再度手握絕對權力後,他又開始各種專治不服,但凡膽敢在他面前態度不好的人,基本上都沒啥好下場。可王導依然不鳥他,經常含沙射影地給他潑髒水,說他興風作浪、污染環境,他因為郗鑒的存在,還是只能一忍到底。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340年正月初一,折騰了一輩子的庾亮終於下線了,年僅52歲。這位同志只比我們的丞相諸葛亮少活了2年,即便他們的工作有點類似,但若要論歷史成就和後世風評,他不知道要比我們諸葛丞相差多少條街,可能至少得一年九條街才跟得上節奏吧。

但如果我們仔細去看看庾亮這個人,還是會發現這個人其實是相當有意思的。因為他像極了我們今天大多數半吊子的讀書人。

有很多人,家庭條件本身就不錯,文化文憑也相當可以,工作之後的就職平台也比較高級,然後職業之路的發展也還算一帆風順,這種人是不是就基本上和庾亮比較相似了。也請大家放心,這種人的最終結局也會大概率與庾亮相似。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庾亮其實就是一個標準的“有為青年”,更準確點說,是一個“想有為的青年”,也是一個標準的儒生。自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使命嘛,跟我們現在鼓勵的“人生一世,不能白活一遭”是一個意思。這種追求和理想其實應該被提倡的,但同時也應該被節制的。不要覺得這樣的說法自相矛盾,它們是對立統一的。

因為我們白身着地、空蕩蕩地來到了這個陌生的人世間,最為原始的慾望一定是不斷從外界環境去獲取自己的必需資源,包括金錢、名利、人脈、學識等等。沒有這些東西,我們是沒辦法更好地生存的。

但是,我們最初的獲取模式是什麼呢?由於我們自身的能力和認知有限,基本上都是寄生式的,我們不要覺得自己有多麼了不起,大多數人前二十年都基本上沒啥太強的自主能力。

所以,我們一直在鼓勵和提倡年輕人要努力學習,為啥呢?不就是希望大家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自主經營人生的能力嗎?去爭取向上攀升的機會嗎?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沒吃過苦、沒見識過人間煙火、沒經歷過底層邏輯洗禮的年輕人,基本上都不會明白“得失之道”的辯證關係的。他們會錯誤地把自己所獲取的、所得到的,狹隘地歸因於自己個人的努力和優秀。但恰恰這種認知是非常危險的。

舉個例子,一個寒門學子,寒窗苦讀多年考上了名牌大學,然後一畢業就獲得很好的職業平台和晉陞機會,年紀輕輕就成了公司的中高層幹部,這樣的人往往是很難成功上岸的。為啥呢?他們一貫認知有問題,他們會偏執地相信大力出奇蹟,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就沒有什麼目標是自己實現不了的。自己的前半生就明證。但一個人到了一個更高的位置和平台,他的人生賽道也隨之變了,周圍的人與你博弈和比拼的內容也變了。比如,你是干銀行攬儲的,讓你跟一個富二代去比業績,你大力出奇蹟給我看看,你攬了多少,他從家裡搬過來多少,看你怎麼玩?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人在不同的階段和層次,要關注和學習、理解和約束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陶侃也跟庾亮一樣,骨子裡是務實的人,但他為什麼最終的成就和地位都比庾亮高太多。因為他是從底層熬出來的,他知道很多時候大力出不了奇蹟,很多事情得順勢而為,勢不在自己時,就得老老實實搬磚……也就是說,陶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什麼不該幹什麼,而庾亮永遠像一個小孩,永遠只想着自己該幹什麼,而忽視了很多事情是自己不該乾的。

其實人生的活法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一言蔽之,人在低處時,要學會眼睛往上看,因為這樣會讓你充滿希望和力量、信心和勇氣;但人在高處時,一定要學會眼睛往下看,因為這樣會使得你的基礎更加牢靠和安全、讓你的路線和方向更加清晰和正確。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為學日益、為道日減,人生的加法和減法是相互交替變幻的。庾亮就是典型的只會做加法而不會做減法。

我希望也相信廣大朋友們都是事業有成的有為青年,但請大家在感覺一切都順風順水地時候,一定要靜下來、停下來,好好地思考一下“為道日減”的問題。有時候,人的級別到了一定層次,相互比拼的其實不是長板的格外突出,而是短板的難以暴露。

如果大家還覺得理解不夠透徹,就請大家多去問問身邊的同事,看看高級別的管理層和低級別的操作層對所謂的務虛會議是怎麼理解的?正確的答案就是:適當地務虛其實比一味地務實要更重要、更合理。

做人做事不可學庾亮,如果一味地迷信自我感受,終究會是一地雞毛 - 天天要聞

我們現在有很多朋友,可能年過三、四十,依然找不準自己應該持有的人生態度,那麼,這樣的朋友就真的應該反覆對比閱讀庾亮和陶侃的人生劇本了。虛實結合、柔中帶剛、陰陽相濟、水乳交融,這樣的中庸之道會讓我們減少很多人生困惑的。

不管是夫妻、朋友、同事、買賣關係,但凡有一方像庾亮一樣,永遠在固執甚至偏激地堅持、放大他的自我感受,放心好了,這樣的關係最終就是一地雞毛。不要說什麼對方會忍讓、包容你,任何人的容忍度都是有限的。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不要狹隘地用自我的尺子去丈量世界和生活,雲在青天水在瓶,世間萬物,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同理,我們若是覺得自己當下生活很迷茫、感覺很不對路,也不要焦慮,審視一下自我和環境,以儘快的速度調整過來,過段時間就一切都好了。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絡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着鮮花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