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道Talk
編輯|一道Talk
“身殘志堅”,這四個字用在海倫·凱勒身上是恰如其分。
在這個世界上殘疾人不在少數,特別是重度殘疾,要想在這種極端條件下,做出一番成就人,那真是鳳毛麟角。
海倫作為又聾又啞又瞎的人,其殘疾程度幾乎是無可復加的。但是,活在黑暗和寂靜的世界裡的她,卻沒有向命運屈服,最終獲得了常人都難以想象的成就……
逆襲人生
海倫·凱勒從不屈服於命運,她是那麼的頑強,且富有生命力。 雖然厄運降臨了她的人生,但是幸運同樣對她偏愛。
她得益於貴人老師安妮·莎莉的幫助,日復一日的練習,終掌握了除自己母語以外的四國語言,並在1899年成功考入到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在56年後又榮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至此完成了人生上的逆襲。
自己淋過雨,也想為那些還在雨中不知所措的人打一把傘,於是她利用自己的積蓄,建立了慈善機構,專門幫助那些殘疾人。
逆流而上
她的不幸,體現在三種嚴重的殘疾上。
海倫並不是先天殘疾,她是在出生後十九個月,大約一歲半時,由於某種疾病而失去了視力、聽力和言語能力。
成為聾子、啞巴、瞎子三級殘疾。像海倫這樣的人,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有什麼成就的。能靠着家人和補貼,過上好日子,就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沒有國家的福利政策,沒有足夠的耐心和能力來照顧她,以海倫那時的情況,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殘疾人,因為她無法發出聲音,所以她只能默默的乞討。她的未來,簡直不敢想象。
但是,海倫卻做到了。她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
不僅如此,她還創辦了海倫慈善基金,為全世界殘疾人士和殘障人士造福。那海倫的成功之路是什麼?是幸運,而且是眾多的巨大的幸運,才造就了海倫的成功。
取得成功的因素
首先,海倫的雙親都深愛着她。尤其是海倫的媽媽,她為海倫的幸福成長付出了超乎常人的細心與耐心。
正如海倫所說 :“母親也想出各種各樣的方 法讓我明白她的意思,隨着時間的流逝,我覺得我們之間有一種奇怪的心靈感應。說真的,在那段漫長的黑夜裡,母親給了我一點光明,那全靠她的慈愛和智慧。”
如果沒有母親長久以來對她無微不至的愛,海倫別說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就連成為一個正常人都很難。家庭給予的愛,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保證。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家庭的愛,都是那麼的溫暖,那麼的細膩。因此,具有同樣天賦的人,由於出身不同,他們的發展潛能也會大不相同。
其次,海倫家裡很有錢。如果海倫出身一般或者貧窮,那麼她的父母就不可能到處為她想辦法培養她。
最終,海倫的父母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了安妮·莎莉文小姐,她是海倫生命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如果不是海倫家裡有錢,海倫也不會認識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安妮·莎莉文小姐是海倫凱勒一輩子的全職老師,也是她的保姆。
一般的家庭,是沒法為自己的殘疾孩子供養 一位專職老師兼職保姆的。
第三,海倫遇見了一位不同尋常的老師-安妮·莎莉文。
從海倫的作品來看,安妮·莎莉文並不只是一位普通的老師,她是一位具備教育家素養和能力的老師,這一點從安妮·莎莉文小姐對海倫的教育中所表現出的高尚情操和卓越的智慧來看。
把安妮·莎莉文小姐稱為一位有教養、有能力、有教養的老師,主要是因為安妮·莎莉文小姐使一個又聾又瞎、又有殘疾的人學會了說話。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許多老師,教正常的學生字母、拼音、音標這些東西都未必能教準確,未必都能教會。教一個瞎子、聾子、啞巴三個三個同時兼顧的殘疾人說話,這在普通的老師看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但安妮·莎莉文女士做到了這一點。這樣的成功,雖然在全世界也不是沒有過,但畢竟是少數。其教育難度可想而知。
其次,一個一歲半就失聰的孩子,如何讓她聽懂人類的語言,也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海倫在書中描述了安妮·莎莉文小姐是怎樣用各種方法來理解“水”與“愛”的含義。
它使我意識到,對一個從小就失明又聾又盲的孩子來說,要把每個字的含義教給她,是一種艱辛的“探究”過程,是一項艱巨的教學“課題”。
而安妮·莎莉文,則是靠着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讓海倫成為了一名大學畢業生,一名慈善家,一名社會活動者,一名教育家。
再一次,老師安妮·莎莉文,不僅悉心教導海倫,還終身侍奉海倫。她不僅做了海倫的終身老師,而且還是海倫一輩子的“保姆”。
她一生悉心照顧海倫,展示了一位教師對學生無比崇高的奉獻精神。
從海倫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妮·莎莉文女士實際上把她惟一的學生——海倫的成長與幸福視為她自己的幸福。她把自己的青春與生命奉獻給了她一手栽培、呵護的學生海倫·凱勒。
雖然並非每一位老師都能成為人類心靈的工程師,但安妮·莎莉文,海倫·凱勒的老師,卻當之無愧地稱得上是人類心靈的工程師。沒有她,就不可能有陽光的海倫。
總之,海倫·凱勒的一生充滿了苦難和掙扎。卻被幸運之神寵溺了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