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麥子 ||蒙志軍

2023年12月01日01:01:09 美文 1901
【朝花夕拾】 麥子 ||蒙志軍 - 天天要聞

作者:蒙志軍

【朝花夕拾】 麥子 ||蒙志軍 - 天天要聞

聽我媽說,在我兩歲時,遇上饑荒。饑荒的最大特徵是食物匱乏,一切能夠滿足口腹之慾的東西彷彿一夜之間都成了稀世珍寶。縣城裡除了按計劃供應糧油的商店,很難找到稻米、白面、玉米等糧食的交易場所,少見豬肉,牛羊肉更是希罕之物。那時我家住在沭河中學,我父親在那裡教書。偌大的校園中生長着許多上百年的柳樹,樹榦遒勁粗壯,樹皮布滿縱向裂痕,給人滄桑感。柳樹枝葉間棲伏着許多蟬,夏天在蟬的嘶鳴聲中變得冗長且耐人尋味。有蟬必定有蟬蛹,柳樹樹冠覆蓋著的地面之下,蟄伏着許多蟬蛹,它們會在夜色的掩護下鑽出地面,悄悄爬上樹榦,然後蛻變成蟬。油炸蟬蛹也是美食,是不是美食倒在其次,關鍵是抵餓。於是夏天的夜晚在校園中捕捉蟬蛹的人便多如過江之鯽。有人拿手電筒照着地面和樹根,有人用手去摳蟬蛹所在的洞穴。我媽也曾捕捉過蟬蛹,聊補家中數米而炊的困頓。除了捕捉蟬蛹,有時也挖野菜,校園的圍牆內外,有大片荒地,荒地長滿荒草,仔細分辨,荒草中夾雜着許多可以食用的野菜,我家餐桌上,常常會出現煮熟的車前草馬齒莧野菊花,還有榆錢兒,榆錢兒就是尚處生長階段的榆樹種子。但是蟬蛹和野菜終究不能代替糧食。家中每月按人頭供應的糧食,只夠吃二十來天,餘下的日子則有饔飧不繼之虞。

正當我家為餘糧不足而犯愁的時候,我老太,也就是我媽的奶奶,從鄉下僱人用平板車為我家送來了一麻袋麥子。我老太的鄉下叫八廟村,離縣城大約三十里路,廟是家族用於祭祀祖先的屋宇,八廟意味着村裡有八個較大的家族。不過我老太家是後來遷入的,不在八大家族之列。八廟村的傖父村婦們在靠近村邊的一條季節河的河床上開墾了一片沙壤地,並在地里播下了種子。儘管沙壤地缺乏肥力,麥苗長得不夠茁壯,第二年還是獲得了不錯的收成。我老太送的一麻袋麥子,就是這收成的一部分。我媽說自從收了我老太那袋麥子,家裡的食物就充裕了許多。將麥子加水在石磨中磨成糊狀物,再將其貼在鍋沿上做成鍋貼,脆香可口;或者將糊狀物分散撒進裝有沸水的鍋中再煮熟,做成麵疙瘩,一樣是難得的美食。

我對饑荒沒有印象。那場饑荒很快就過去了。儘管後來很長時間糧食和其它副食品還需憑票供應,但基本上都能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我常常會想起我媽跟我說的那段饑荒的日子,想起我老太。我家能安然度過那樣的饑荒跟我老太的饋贈不無關係。我老太送到我家的那一麻袋麥子,彷彿都成了種子,播種在我的心田裡。我感覺我的生命也是我老太生命的延續,在我生命的早期歷程中,我老太用她對我的照拂讓我充滿了成長的動能。在對我老太滿懷崇敬的同時,我也對麥子產生了無限感激之情,我願意結草銜環、吞炭漆身。每一粒麥子在我面前都是有靈性的存在。麥子是我的偶像,我的偶像沒有黃昏。我把麥子看成是自己的圖騰,就像早期先民將葫蘆看成自己的圖騰一樣。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麥子是如何分離成麵粉和麥麩的,在我的意識里,麥子永遠是一粒粒種子的形象。

我長大後適逢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我插隊的地方是清江市郊區公社西郊四隊,那裡離城區不遠。隊部的東邊是城鄉結合部,南邊是一座橫跨在里運河之上且造型很美的拱形橋,名字叫紅衛橋,北邊是大隊部所在地,西邊則是大片農田。農田裡一年種兩茬莊稼,一茬水稻,一茬麥子,麥子就是小麥。水稻春天育苗,夏天插秧,秋天收穫;麥子秋天播種,夏天收穫。麥子是越冬跨年的作物,經霜歷雪,被稱作冬小麥。實際上還有一種春小麥,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北和東北地區,那裡冬天氣溫太低,麥子經受不住風刀霜劍般的寒冷,只得春天播種。我特別關注我們生產隊里麥子的成長過程。秋天在經過施肥的土壤里撒下種子,種子發芽並長成麥苗,麥苗呈開放狀俯伏在地表。接着秋天倏然而逝,漫長的冬季來臨,麥苗在低溫下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紛紛揚揚的雪花在空中飛舞,一場雪又一場雪,麥田裡鋪上一層厚厚的積雪,彷彿棉被護佑着麥苗。春天來了,春天的河流有潺潺的流水聲,麥田裡的積雪融化成雪水,滋潤着麥苗的根須,鳥鳴從遠處傳來,像是要喚醒冬眠的麥苗。麥苗開始生長、分孽並且拔節。又過了很長時間,開始孕穗、抽穗、開花、結實,直至成熟。

【朝花夕拾】 麥子 ||蒙志軍 - 天天要聞

麥花在抽穗之後開放,呈白色,有時也呈淺黃色,麥花袖珍到需用肉眼仔細分辨才能看清楚,麥花的生命周期很短,但每棵麥穗上的諸多麥花是次第開放的,所以在花期的幾天內,總能看到麥花的存在。麥花寂寂無聞,不像稻花那般聲名遠播,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大河是長江,長江岸邊的水田,常常映照出稻花嬌小的身影,而在淮河黃河之間無比遼闊又綠意盎然的土地上,阡陌縱橫,那裡是麥子的王國,麥花會在初夏時節開放,像是綠洲之上罩着一層薄霧,如夢如幻。麥子抽穗時麥芒也生長出來,麥芒位於麥穗的頂部。芒刺在背,是頗令人不堪的境況。但麥芒長在麥穗上,總該有它的用處,我常常琢磨這事情。麥芒大概會對麥穗上的麥粒起到保護作用。雨水落下時先觸麥芒,再碰麥粒,已經減緩了衝擊力。麻雀要啄食麥粒,有麥芒在,近乎無從置喙,當然麻雀也非等閑之輩,總能想出辦法一飽口福。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麥芒還有更重要的使命。在自然狀態下,也就是說沒有人收割麥子,麥穗掉落在地,麥芒起到麥穗腿腳的作用,在外力比如風的推動下,幫助麥粒找到最適合孕育新生命的土壤,然後發芽、生長。我相信萬物有靈。

麥子快成熟的時候,艷陽高照,麥田裡一片金黃。遠處傳來鷓鴣鳥凄切婉轉的鳴叫聲,近處則是眾多麻雀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畎畝間突兀地立起了許多稻草人。稻草人張開手臂,跟學生做操似的。它們的任務是將麻雀嚇跑,可是麻雀像是識破了它們的計謀,不但沒有跑,還飛到它們頭頂或者手臂上站立。稻草人的作用雖然大打折扣,但它們成了鄉村文化的一部分。它們是真正的麥田守望者。我也是麥田守望者,我會在午夜時分巡走於麥田之間的路上,以防有人偷割麥子。星辰璀璨的天空覆蓋著麥田,成排的稻草人像是十面埋伏的士兵,唱着繾綣纏綿的楚歌;又像手執朱干玉戚的舞者,在宮廷里跳着華貴典雅的八佾舞。多麼令人心曠神怡的夏夜!我也開始在星光下詠歌,又情不自禁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麥子製成品的上佳口感和豐富營養使人類對這種源自西亞的植物親睞有加,經過馴化的麥子被播種於世界各地,從中國東北的額爾古納河畔,到北美大陸的密西西比河兩岸,從歐洲阿爾卑斯山麓到澳大利亞的亨利灣,到處都可以見到麥子的身影。人類對麥子的選擇實際上也是對自己生活方式的選擇。無論是中國人特別鍾情的餃子燒餅,還是西方人不可或缺的漢堡包三明治,原材料都離不開麥子。“麥飯豆羮皆野人農夫之食耳”,這是古人尚未領略麥子的精妙之處而說的話。今天看來,誰家的廚間灶台能離得開麥子加工成的白面呢?我常常想,我老太對我家的饋贈,使我對麥子產生了感激之情;而我下鄉插隊的親身經歷,讓我對麥子有了豐富的認知。

【朝花夕拾】 麥子 ||蒙志軍 - 天天要聞【朝花夕拾】 麥子 ||蒙志軍 - 天天要聞

作者簡介

【朝花夕拾】 麥子 ||蒙志軍 - 天天要聞

蒙志軍,清江浦人,家住大閘口南側輪埠路。曾下放清江市郊區公社西郊大隊,也曾任教於清江四中,又在廣東珠海做公務員多年。現退休。

往期作品薦讀:

上下滑動可讀更多文章

異鄉人在海島

酒的話題

古淮河北岸

我不是讀書人

夜雪如歌

欲買桂花同載酒

說茶

東關

月如發簪

遠去的歌聲

走一趟扶貧點

園子

花事

知青生活瑣憶

我識成都

人間直恁芬芳

西桐黃五和他家的狗

汲三的禮物

回眸處洞簫聲動

那些年,我看的電影比書多

紙上梅

今生幸遇姚老師

2020記事

消逝的名稱

想起知青一段往事

重走西大街

我將“缽”字念成“本”

尋找西郊四隊

我看北門橋

運河人家

大家的運河,

小家的故事,

百姓的日常。

徵稿啟事

為了更好擴大本公號所發文章的影響,即日起本公號入駐360個人圖書館,所有作品皆自動同步到360個人圖書館終身收藏。不同意者請勿投稿,投稿視作默認此項決定。

本公號唯一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不接受個人微信投稿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說1200字以上;詩歌成組,建議每組三到五首,總行數控制在100行以內;格律詩不少於十首。

2.投稿時請附個人百字以內簡介和照片1張。(簡介字數太多請自行刪減)

3.投稿請自己校對好,不要有錯別字,小編不負責校對;

投稿務必4. 原創且且未在其他公號發表過,二者缺一不可。

【朝花夕拾】 麥子 ||蒙志軍 - 天天要聞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絡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着鮮花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