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歲的決策與沉重的生活體驗,孤獨感和生活的壓迫感讓他感到喘不過氣來。
悠長的一生中,大衛·古道爾從一個好奇的小男孩,對每一事物都充滿了探索的慾望,成長為一個世界知名的學者,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學術,尋找知識。但隨着年紀增大,社會對他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儘管他仍然保持着年輕人般的活力,但身體逐漸顯露出老去的跡象。
他曾是那個充滿活力,對每一片葉子、每一個蟲子都好奇的小男孩。也是那個堅韌不拔,為了知識冒險到荒島的年輕人。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古道爾漸漸感到,身邊的人和事都在迅速改變,而他似乎被時代拋在了後頭。失去駕照,意味着他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往日的那份衝勁。這個重大的打擊,讓他覺得自己在這個社會上變得多餘。他從學校被辭退,然後又因為輿論壓力重新被錄用,但已經不是曾經那個受到尊重的古道爾教授,而是一個需要人特殊照料的老人。
退休後,古道爾追求的並不是安逸,而是熱愛生活,保持好奇,永遠在學習。他寫論文、登山、探險、還參與戲劇表演。這種生活方式給了他滿足感,也讓他充滿活力。然而,當他因為視力問題被學校辭退,又因為社會壓力而被重聘,他深感自己的尊嚴被踐踏。在他眼中,這不再是一個鼓勵老年人積极參与社會的時代,而是一個看重年輕、效率和速度的社會。
2018年,104歲的古道爾選擇安樂死,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決定。他曾經是那麼熱愛生活,充滿活力的人,但在經歷了種種生活的打擊後,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力量再繼續下去了。他的最後遺言,令人心酸,也讓人反思,為什麼一個如此熱愛生活的人,會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活得太久,可能意味着看到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相繼離世,意味着自己的身體逐漸衰老,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追求自己的夢想。但古道爾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生活給予我們種種打擊,我們仍然可以選擇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對待每一天。
總之,生命的長短不在於年齡,而在於我們如何度過每一天,如何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如何去熱愛生活。
沒有了。
身邊的一切似乎都在提醒古道爾:時間不等人。在104歲時,古道爾的身體每天都像是在向他宣告其極限,每次喚起的舊時回憶都變得蒼白而模糊。他每天醒來,首先感受到的不是陽光的溫暖,而是那刺骨的孤獨。
當你從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小男孩,成為一個對世界無盡的探索者,再到一個備受尊敬的教授,你會覺得你已經經歷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當這一切都開始逐漸離你遠去,你如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孤獨和無力感?
對於古道爾,這正是他正在面對的問題。從曾經的英國小夥子,到澳大利亞的研究員,再到伊迪斯考文大學的名譽教授,他的人生充滿了探索與成就。但是,當那些年輕時的興趣和激情被時間和身體狀況逐漸奪走,古道爾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
駕照的吊銷,學校的辭退,都在提醒他:你不再是年輕力壯的那個人。然而,古道爾內心深處的不滿和掙扎,並不完全是因為外界的改變,而是因為他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渴望還沒有減退,但身體卻不再配合。
他開始反思,104歲的人生意味着什麼?他回憶起小時候對一花一木的好奇,那時的他,只想知道鳥為什麼飛得那麼高。但如今,他所思考的是:自己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是否只剩下等待最後的結束?
這些煩惱和思考,在那個決定進行安樂死的日子達到了高潮。當古道爾選擇前往瑞士,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已經沒有太多意義,他想結束這段漫長的旅程。
但命運總是充滿了戲劇性。當注射的藥物開始在他體內發揮作用,古道爾緩緩閉上了眼,彷彿已經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但30秒後,他再次睜開了眼睛,他的遺言,令在場的每一個人震驚。
這不僅僅是他對生命的留戀,更是他對生活的態度。在生命的最後關頭,古道爾意識到,生活的意義不僅僅是追求成功,更多的是享受每一刻。儘管他的身體已經不再年輕,但他的心靈依然保持着那顆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心。
活得久並不意味着生活就是充實的。而古道爾的人生告訴我們,無論年紀大小,我們都應該珍惜每一刻,追求自己的夢想,活得充實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