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句話:“人生就是走在修行路上,修行需要修心。把心安住下來,不被各種妄象所攪擾牽扯。慢慢便會發現:那片寧靜,那片清澈,無須遠尋,就在你的心裡。”
修行,就是安頓好自己的心靈,經營好自己的世界,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最好的修行,就是不說話,不合群,不較真。
不說話,是智慧
喬布斯說,只要利益不產生衝突,別人講的話,一般不需要反駁。
很多人都喜歡用說話表現自己,刷存在感,逞表現欲,滔滔不絕,洋洋洒洒,結果非但不能獲得別人的好感,還會被人厭惡。因為沒人喜歡一個愛出風頭的人。
而且,說得越多,紕漏越多,不經意之間就會得罪別人,傷人害己。
我們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生學會閉嘴。
世界頂級富豪洛克菲勒說,說話只有三個目的:讓別人喜歡你,讓別人給你幹活,讓別人給你錢。否則,你沒有必要說話,用說話的力氣來暖暖肚子。
誠然,沉默是金,不言則勝。
學會管住自己的嘴,三緘其口,沉默寡言。多聽少說,多做少說,多學少說。說得越少,煩惱越少,生活越好。
不合群,是清醒
莊子說過一句話:“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擁有自己的一片廣闊天地。他們內心強大,精神豐富,完全能夠在生命的閉合系統里自足自洽,幸福快樂。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高貴和高級。
我們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認可,後來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無關係。
不要在別人的世界裡熙熙攘攘,逢場作戲,那樣會活得很累,很委屈,很局促。
保持與別人的邊界,經營好自己的世界,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做自己喜歡的事,把自己的小日子經營得活色生香,煙水蔥蘢,才是人間值得。
不要沉溺於人脈、關係、圈子,這些東西會讓你應接不暇,自討苦吃。凡事靠自己,自我愉悅,自我成就,自我依靠,靠自己,才能活出想要的精彩。
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我們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擺渡人。不要指望和期待任何人,不要擠在人群中消耗自己。敢於做一個不合群的人,才能找到通往幸福的路。
不較真,是氣度
史鐵生說:“苦難既然把我推到了懸崖邊緣,那麼就讓我在這懸崖的邊緣坐下來,順便看看懸崖下的流嵐霧靄,唱支歌給你。”
人生哪能多如意,世事只求半稱心。人生在世,誰不是一路荊棘,一路坎坷。如果我們總是盯着生活中的陰影,糾結痛苦,自怨自艾,那一生都會在痛苦裡沉淪。
不要較真,淡看得失,笑傲蒼穹。你不把苦難當回事,苦難就奈何不了你。
真正影響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反應。
命運再坎坷,你笑呵呵的,毫無所謂,那坎坷也是坦途。生活再優渥,你傷春悲秋,給自己找煩惱,那你註定很難過。
豐子愷說:“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面對生活刁難和萬千不如意之事,我們不要較真。寵辱不驚,得失由天,順其自然,萬般放下。
結語
修行就是修心。
修一顆安靜之心,不說話,就不會惹是非,添煩惱。
修一顆孤獨之心,不合群,做自己的擺渡人,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修一顆淡定之心,不較真,自然活得雲淡風輕,不驚不擾。
願我們都能照看好自己的內心,實現生命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