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助很正常,尤其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照應,與人與己都有益處。
但並不是別人求的所有忙,我們都要幫。
有些忙,你幫了,別人不會感恩,還會埋怨你;
有些忙,你幫了,可能會損己也不利人,傷人傷己。
比如下面的這3種忙,就算關係再好都不能幫!
讓自己委曲求全的忙,不幫
委屈求不了全,求來的都是怨氣和嫌棄。
委曲求全的時候,我們幫忙,就是為了討好和求認可。
不要討好,因為討來的東西都好不到哪兒去,很多的時候討來的只會是可憐和嫌棄。
也不要潛藏着期待他人的認可和讚許去做事,因為別人不知道你的期待,你也不知道別人需要什麼。
有的時候別人沒有讚許,有的時候你所做的事情很可能是一廂情願,甚至好心辦壞事,還有的時候是對別人的綁架。
只要不是你真正由心而發做的事情,早晚都會有怨氣,甚至憤怒,因為你會覺得別人虧欠了你。
所以,在任何時候你都不要委屈自己,也不要委曲求全去幫忙,委屈不可能求全。
無論對親人,同事,朋友,如果選擇幫忙,就要幫那些我們由心而發想幫的忙,對自己所做的一切選擇負責。
不虧欠自己,也不綁架他人。
沒有邊界感的忙,不幫
人與人之間,邊界感最重要,尤其是親人之間。
越愛一個人,越不能看到他受一點委屈,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間。
很多父母,要麼是早早替孩子掃平了前面的路,要麼是習慣於當救火隊,孩子一有問題就衝上去滅火。
這樣做的結果呢?
- 要麼費力不討好,養出了不知感恩,對別人的付出理所應當的孩子;
- 要麼阻礙了孩子的成長,養出了溫室的花朵,一有點風雨,就想依賴逃避。
沒有邊界的愛,是控制,是縱容,更是剝奪了別人成長的空間。
如果別人沒有向你發出求助的信號,你就不能貿然插手。
捨得讓自己愛的人受苦,是一種人生的修鍊。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要承擔的人生責任,順風順水舒舒服服不能帶來成長,一個人的能力都是在跌跌撞撞、經歷各種體驗才獲得的。
建立邊界,做一個有原則的好人,是善良的你一生的功課。
傷害自己的忙,不幫
很多時候,別人找我們幫忙,我們往往會陷入兩難境地:這個忙,我到底該不該幫?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選擇,從利人利己出發,都不會錯。
就是說,我們所做的選擇,對自己有幫助,也對別人有幫助。只要符合這個要求,就去做。
就拿最常見的借錢來說,
當別人向我們借錢的時候,先看見自己——這筆錢借出去會不會對我有影響?有沒有風險?對我有什麼幫助?
肯定自己——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怕得罪人,首先要自己舒服。
不管做什麼選擇,認同自己——你已經作出了最好的選擇。
沒有一個選擇會是完美無缺的,選擇了就讓它成為一個正確的選擇。
做利人利己的事情,只會把你往有利的方向帶領。
把利人利己作為自己人生中的“錨”,你的人生只會越走越好。
人生在世,不管是幫忙,還是拒絕,最重要的是要做真實的自己。
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無需掩蓋,無需外界的肯定,無需外界的認同,無需刻意討好。
人生旅途,人來人往,成長自己,做真實的自己。
該留下的不會離去,該離去的想留也難,只要真實真誠地用心面對了,就對人對己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