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堆糖(侵刪) 文:小夢
【夜行夢話,小夢傾聽】:全網同名,歡迎關注,轉載請授權,抄襲必究!期待您的故事。
看到一個熱搜話題:“一個在挫折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之後的人生,會有多卑微?”
其實,挫折我們誰都經歷過。考不過的考試,完不成的工作,坐不上的公交還有很多細微的小事,也都是挫折。
但是,如果這個環境成為一種常態呢?當你的周圍只剩下無盡地否定,這樣的孩子,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1.他們真的關心你嗎?
對於每年回家最頭疼的事情,大概就莫過於是那些突然出現的、平日幾乎沒有聯繫的親戚朋友。
他們每次都會問着類似的問題,看起來好像是在關心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婚姻和子女。
可實際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其實根本就不在乎你到底過得怎麼樣,他們只是在找機會炫耀自己。
在他們的眼裡,親戚朋友的孩子,一定過得不如自己的孩子。親戚朋友一定不能比自己過得幸福。
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礙於面子,無法拒絕這些人的‘關切問候’,可長大後的我們,真的不需要委屈求全。
因為,不是所有的親戚,都算得上是你的親人。他們中的更多人,其實和你的生活,並不會有直接聯繫。
退一萬步說,什麼樣的人值得你去在乎和關注?這些人,一定是對你家有恩或者真的頻繁走動的人。
那些人,不會在乎你找了什麼工作,住多大的房子,他們只是希望自己從小看大的孩子,能夠有屬於自己的幸福。
2.他們感覺不到那是傷害
有網友說,自己因為從小眼睛就比較小,所以,姑姑從小就給她起了一個外號。
在姑姑和其他長輩看來,這就是一個有標誌性的昵稱,是一種調侃自家孩子的合理的方式。
可是,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名字,會對這個孩子的過去、現在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甚至,明明在網友長大後,她已經幾次三番地勸告過家裡的長輩,她很討厭這種帶有貶低意味的稱呼。
仍舊會有家裡的長輩,在下意識叫出這個名字,並且,他們從來都不覺得這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其實,在我們身邊,很多人都會面臨這樣的情況,很多事情,明知道是錯的,但仍舊有人會去做。
他們從來不在乎會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和影響,因為,他們心裡從來就沒有種下平等的觀念。
尤其是面對家裡親戚的孩子,他們永遠會將傷害,美化成是一種‘寵愛’的模樣。
3.他們沒有你說的那麼糟糕
很早之前,網上有個公益測試項目:‘請你在今天出門後,對你看到的第一個人,大肆誇耀一番。’
實驗的結果是,不僅僅是參加試驗的志願者們,感覺很快樂,甚至那些被誇讚的陌生人,都看起來高興了許多。
很多時候,其實絕大多數人並沒有他們的父母親戚或者周圍任何人的眼中,那麼的差勁。
他們只是缺少一個展示的窗口,為了生計,大部分人都沒有在從事自己喜歡或者嚮往的工作。
挫折教育,是我們這一代人很多人從小就會經歷的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模式,我們一直都在不斷被否定。
‘你為什麼不能再多考兩分?你看看隔壁的那個孩子,人家怎麼就能門門滿分,你們還是同個班級。’
我們不能否認,結果的確很重要,但是,過得這個結果的過程,其實,比結果更加重要。
每個人既然存在,就一定有他存在的意義。多一點鼓勵,不會導致他變壞,說不定會讓他變更好。
4.你活出自己,這就夠了
不是所有打着’我是為你好‘的人,都是在為你好,他們中的也有些人,並不希望你過得有多好。
討厭的親戚,疏遠的關係,放置也沒事。畢竟,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讓所有的人都喜歡。
為別人而活的人,的確可能成為少部分眼中的榜樣,但是,他想滿足更多人,一定會毀掉自己。
別成為挫折教育的肯定受害者。即使全世界都不肯定你,你也要認可自己,好好愛你自己。
以上,祝您好夢,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