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幡然醒悟;一場疫情,明白所有!
健康生活,來之不易;做好四個“健康”,就是勝利!
01
身體健康:免疫力是最貴的財富
病毒無情,卻也“欺軟怕硬”,免疫力低的人更易受到攻擊。
不妨想想:以往超負荷工作,肆意揮霍自己的身體,之後還自我調侃“敷着最貴的面膜,熬着最長的夜”,是否值得?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金錢名利,拼個什麼?
財富地位,比個什麼?
健康若無,這一切都形同虛設!
人生只有一次:
累的時候別硬撐,規律作息;
懶的時候別坐下,積極鍛煉;
餓的時候別糊弄,合理膳食。
我們要銘記:免疫力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擁有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
02
精神健康:忙碌是最大的幸福
疫情給本該忙碌奔走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讓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吃飯睡覺、刷劇遊戲······
隨着居家時間的延長,不少人會產生一種渾渾噩噩、無所事事的感覺,這種感覺比工作還難受。
平日里,我們總抱怨工作忙,沒時間休養生息、陶冶情操,現在有時間了,反倒覺得精神空虛了。
羅曼·羅蘭曾說:
“生活中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
人閑得太久,容易精神萎靡、心慵意懶。
慢慢發現:每天適當的忙碌原來也是一種幸福。
讓自己忙起來,把平凡的每一天都過得豐盈而飽滿。
哪怕是讀幾本書、做些家務、學點才藝,都能發揮出自己的價值,感受到生活的真實。
03
社交健康:小圈子是最好的養生
居家期間,雖然足不出戶,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並沒有因此而疏遠。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的社交都不是必需的,留出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家人,做些有意義的事,也很舒適自在。
古語道:
“觥籌交錯盡虛佞,推杯換盞無真衷。”
不是所有的局,都值得參加;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交往。
高質量的社交不在於多,而是二三知己,勝過萬千泛泛之交。
與其被無用的圈子束縛,不如細心經營一個簡單有益的圈子。
正如余華所說:
“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04
心理健康:平靜是最強的力量
受到網絡上各類信息的影響,焦慮、恐慌、憤怒、鬱悶等情緒紛至沓來。
疫情,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情緒的“晴雨表”。
這裡不得不提到武漢方艙醫院裡的“清流哥”:
他被確診後,在住院期間,依舊能沉浸於閱讀之中,絲毫不受外界的干擾。
這種穩定的情緒、平靜的心境,正是當前人們所需要的。
管子云:
“勿煩勿亂,和乃自成,能正能靜,然後能定。”
只有冷靜分析、處變不驚,客觀看事、理智對人,才能守住一方凈土。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深入推進疫情防控工作,阻斷新冠病毒傳播潛在風險,儘早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請各位嚴格執行靜默管理通告,密切配合,以下溫馨提示請您查收:
一、要嚴格遵守防疫規定
靜默管理期間,要自覺居家生活。注意家庭成員之間防護,戴好口罩。及時了解當前官方防疫信息。關注官方主流媒體報道,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家庭成員如有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等癥狀時,請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報備,做好每日健康監測。
二、要積極配合核酸檢測
要積極配合社區(村)核酸檢測工作,出門前檢查必帶物品,如:手機、鑰匙等,待檢過程中有序排隊、戴好口罩、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杜絕交談、聚集、玩鬧、飲食等情況。
檢測結束後立即回家,要注意洗手並及時更換口罩。加強居家環境清潔、消毒和通風。
要加強飲食安全衛生,均衡營養,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
三、陪伴好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指導孩子按時參加線上學習,加強居家體育鍛煉,協助孩子完成每日家庭作業,開展好家庭親子運動。
督促指導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飲食習慣,保證充足睡眠,防止沉迷網絡。
多陪孩子一起唱歌彈唱、誦讀經典、講故事、做手工、畫畫、暢想未來,開展親子遊戲、製作美食、打理植物、研究小發明等有益活動,讓居家學習生活更加健康、充實。
四、要重視居家安全
家長作為孩子第一安全責任人,要認真履行家庭安全教育和安全監管責任。注意用火、用電、用氣,管理好消毒劑、酒精、藥品等危險物品,低齡孩子要防止攀爬窗戶。
五、要做好心理調適
我們的城市“靜默了”,但各位可以把“靜默”變為“靜心”,居家期間,沉澱自身,汲取知識,變成更優秀的自己。
六、防疫小貼士
為了有效防禦控制疫情,保障大家的身體健康,築牢抗疫“防護牆”,請大家積極配合,堅持做好常態化防疫工作:
01、積極做好核酸檢測
02、積極配合摸排工作
03、做好家庭成員日常健康監測
04、積極配合防疫工作
大家繼續增強防範意識
做好個人防護
堅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注意個人衛生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讓我們攜手共克時艱
同心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