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綠
作者:周蓉
那一抹綠
既不似出芽的嫩
又少了份老成的深
或許慘了點藍天
亦或點了滴大海
這是一種獨特的色彩
不需要讚揚
不需要依賴
即使與周圍的灰黑
格格不入
卻又正是這色彩
以那抹濃密的綠
緩解我內心的枯萎
銀杏樹的四季
作者:周蓉
蘇師的春比我想象中更熱烈,蓄力更猛。和南京的轉瞬即逝不同,這裡的春,早早地就準備好了。料峭春寒時,兩旁的迎春花映得玉泉河冷清不再,稍有暖意時,又驚喜地發現那兩排常存於我手機相冊中的銀杏樹,早已綠得讓人心生歡喜。
說到這兩排銀杏樹,那也算得上是校園裡一道極為靚麗的風景線。剛入學時,早秋的風吹得葉子微黃,在葉子還沒有褪去最後的綠色時,每每上課時經過那兒,便總要駐足觀賞一番。青澀的銀杏葉在徐州短暫的秋天裡,不知不覺中就鑲上了金絲絨的邊。慢慢地,能在那條小道上撿到落葉了,再後來,那金黃的惹眼的樹葉,就鋪成了一條“黃金大道”。
一次下午的課後,又順道從那條路回宿舍,在走完一條長長的上坡後,從燦黃的樹尖、到恣意生長的樹段、最後到看清楚樹下穿着色彩繽紛毛衣的行人,視野如跳躍般逐漸開闊,看着遠處的下坡不斷延伸,人影漸漸被一片金黃遮蔽。學校是浪漫的,留下了這金光大道,供大家拍照刷屏朋友圈。走在那樣浪漫的下坡路上,腳下吱吱作響的葉子也好似在笑。倒是這浪漫也有時限,保質期最多兩天。後來,觀賞深秋的“銀杏風景”就成了我每年雷打不動的娛樂項目。
伴隨着初入學時的新鮮感,我對銀杏樹的喜愛維持了整個秋天。在看完如此衝擊視覺的風景後,漸漸地,徐州凜冽的寒風便也吹進了校園。很快,毛衣換成了大衣,金晃晃的銀杏葉也被吹得光顧着落地,不願在枝幹上再過多逗留。樹下的行人包裹得嚴嚴實實,只剩樹尖上最後一點殘留的余葉,在寒風中堅守。時至期末,繁雜的考試以及一學期沒能回家,歸心似箭,便也無暇顧及凋零的落,着實是冷落了這曾經的“摯友”。
再後來見到銀杏樹,就是寒假後的開學季了。經歷了一整個冬天的洗禮,乍暖還寒時,原本光禿禿的枝椏,又迸發出蓬勃的生長力,展露出嫩綠的葉芽。由春到冬,寒來暑往,銀杏樹一直都在努力生長。它們不會在意有沒有人關注、關注持續時間的長短,它們不會為任何人生長。春發芽、夏舒展、秋綻放、冬凋落。我在秋天認識的它們,欣賞過秋天金黃一片的綻放。我愛銀杏的秋,就自然有人愛銀杏的春、夏、冬。可不論是讚美還是冷落,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規律生長才是它們的主旋律。
不論什麼季節,我依舊最愛走那段下坡的路,這樣裙擺就會同銀杏葉一起隨風飄動。那個時候,我最快樂。
編輯 秀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