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感力》中說:“鈍感力,才是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過分敏感的人,常常會受到雙重的傷害;
唯有擁有“鈍感力”,才能讓自己屏蔽掉過分的干擾,輕裝前行。
擁有“鈍感力”,無視他人誹謗
楊絳說:“當你身居高位時,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當你身處卑微時,才有機緣看到世態真相。”
人在低谷時,最容易看清周圍人的真面目。
此時,世情最薄,財狼最凶。
面對周圍人的鄙視、誹謗、侮辱,如果內心敏感、脆弱,那麼,很可能就會令自己不堪重負,自暴自棄。
有些人心氣本來很高,但是,當他們面對周圍人連續不斷地打擊、諷刺、挖苦,最終,選擇了“躺平”。
人在低谷時,總會有一些勢利之徒,落井下石。
此時,如果我們扛不住壓力,選擇了放棄,那麼,就會遂了這類人的願。
所以,再苦再難,我們也要扛住壓力,也要“爭口氣”。
人生在世,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自己定位為“失敗”者。
只要能守住“心中的希望”,那麼,就必然會等到時機的到來。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放下對他人“誹謗、侮辱”的過分在意,堅定自己的志向,才能迎來長風破浪的那一天。
擁有“鈍感力”,無視他人眼光
人在低谷時,什麼最重要?是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嗎?
並不是。
人在低谷時,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脫離困境,才是當務之急。
生活中,有些人明明已經處於低谷,“羞莫大焉”,卻還過分在意他人的眼光。
因為過分在意他人的眼光,他們這也不好意思干,那麼也不願意做,生怕自己“掉了價”。
結果,只能是讓自己在“低谷”中徘徊不前,遭眾人鄙視、嘲笑。
這便是分不清輕重了。
真正明智的人,處於低谷,會放下“廉價的面子”,先讓自己強大起來。
一個人如果沒有成功,那麼,他的“恥辱”,越遮蓋,反而會“欲蓋彌彰”。
既然遮不住,那就不要遮了。
想要洗刷“恥辱”,首先要做的,就是低下自己“高貴的頭”,伏低做小,默默沉澱自己。
一個人如果低不下頭,那麼,他也很難有“抬頭”的機會。
當一個人成功了,那麼,以往的心酸與狼狽,就不再是恥辱了,反而會成為他的“勳章”。
無視他人眼光,強大自己,才是王道。
擁有“鈍感力”,看輕自己的情緒
處於低谷,有的人會抱怨,有的人會變得悲觀、消極。
這些情緒的出現,都是很正常的。
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面對這些情緒。
面對不順心之事,適當地抱怨,可以發泄自身的情緒。
但是,抱怨也當有個度。
如果讓自己沉溺於抱怨中,那麼,自己的鬥志就會被漸漸消磨殆盡。
只有及時停止抱怨,反躬自省,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突破困境,開闢出一條新路來。
面對半杯水,悲觀者認為,只有半杯水了;樂觀者卻卻認為,還有半杯水呢。
同樣的處境,為何有些人能夠絕處逢生,有些人卻被困在原地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心態的不同。
以悲觀的心態去看待事情,就只能看到悲觀的一面;以樂觀的心態去看待事情,就總會發現“有利”的一面。從而去利用“有利的一面”,來擺脫困境。
一個人最頂級的情商,不是能言會道,而是能夠把控自身的情緒。
擁有“鈍感力”,不被“消極情緒”所糾纏,才能擺脫羈絆,走得更遠。
結語:
陸遊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越是處於人生的至暗時刻,就越要守住自己的心,不被周圍環境所“影響”。
要知道,黎明前的那段時光,是最黑暗的。
“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
讓自己的心,“鈍一點”,你才能更容易熬過去,迎來勝利的曙光。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