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抱怨:
明明什麼都沒做,卻感覺特別疲累;
因為別人的評價和看法,夜裡輾轉反側;
因為過去的失誤和不如意,苦惱得難以自拔。
其實,這是在跟自己較勁,結果只能是白白耗費精力。
人之所以會產生內耗,是因為內心上演着大戲。唯有直面困境,修鍊內心,方能減少內耗。
別攀比,左顧右盼只會迷失方向
看過一段很火的話:
“不要和別人比財氣,比來比去有怨氣;
不要跟別人比豪氣,再比就會冒傻氣。”
攀比是為了企及別人的幸福,浪費自己的時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辛苦和痛苦,所以保持樂觀,眼光向前看。
擺正心態,找到自己的位置,踏踏實實,去做自己該做的事。
即使日子瑣碎,只要不去攀比,自能平和知足;就算生活苦累,不去左顧右盼,亦能安靜豐盈。
別設限,永遠不要拒絕新的嘗試
自我設限,只會禁錮自己,流入平庸;積極爭取,勇於嘗試,才能發揮潛能,活出洒脫。
有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唯一的限制,就是自己頭腦中的那個限制。”
所以,永遠不要給自己設限,很多障礙原本不存在,只是自己的膽怯在作祟。
掙脫思維的死結,就沒有能囿住你的困境;不給自己設限,就沒有限制你發揮的藩籬。
不設限的人生,沒有彷徨,前景明亮。
主動作為,才能充盈自己
卡耐基曾說過:
“除非別人要他去做,否則絕不會主動做事的人,註定一事無成。”
凡事被動聽命的人,也只會讓自己處在被動的位置。唯有主動作為,才能謀得更長遠的發展。
夢想,要靠自己成全;人生,要靠自己圓滿。
“主動做事的收益,或許不會在一兩天內顯現出來。
但是長期堅持下來,主動做事的人,就能和其他人拉開距離。”
空虛的生活令人消磨意志,充實的生活才充滿意義。
尋找每天活着的意義,充實地活着,才不算枉費此生。
別消極,苦事難事都會有轉機
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偶遇一個人,看他終日以淚洗面,便好心開導他。
可說了很多道理,這個人還是難以放下過往的感情,隨之抱怨道:
“到手的葡萄給丟了,這份遺憾和失落,您沒經歷過,又怎會知道其中酸楚。”
蘇格拉底聽完,緩緩開口說:
“丟了就丟了,你若繼續向前走,就會看到鮮美的葡萄還是有很多,無需為了這一顆不屬於你的葡萄傷神。
去感謝那個拋棄你的人吧,為她祝福。因為她給了你尋找幸福的新機會。”
迷茫之中,換個心情,便不會再深陷其中,還能從頭開始。
從現在起,遇事心寬一點,學會樂觀,不論難事苦事都會有轉機。
活得快樂一點,所有的不甘與絕望,終將成為無需追憶的昨天。
不奢望,心緒更安寧
人生有的時候會被不切實際的慾望,耗盡自己所有的精力。
當一個人的能力,撐不起內心的慾望時,就會感到焦慮和煩躁,內耗隨之而來。
生活中的很多悲劇,並不是因為自己能力平平,而是明明知道自己能力平平,整天還胡思亂想,奢望過上遠超自己能力的生活。
正如老子所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慾望過多,身心本無累,累的是背負太多。
一個人只要肯約束自己的慾望,滿足於過比較簡單的生活,生命的疆域才會更加寬闊。
不奢望過多,心緒方可安寧;懂得知足,才能常樂。
來源 | 詩漫讀書會、樊登讀書、十點讀書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