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十歲開始,往後的人生,基本就是“一步一重天”。你我所走的每一步,都會顯得困難重重。
為什麼孔子要勸四十歲的人學會“不惑”,勸五十歲的人學會“知天命”呢?
因為孔子知道,到了四十歲依舊迷迷糊糊,那到了五十歲,也好不到哪裡去。沒有清醒的頭腦,也沒有精明的內心,又如何能夠改變生活的現狀呢?
生活當中,不僅存在或多或少的意外,也有着無數的小人和禍事,我們一個不小心,就會掉入到漩渦當中,難以逃脫。
就拿“小人”來說,人越是上了年紀,身邊的小人和禍人,並不會越來越少,而只會越來越多。因為你虛弱了,左右為難了,各種小人就會“趁虛而入”。
所以說,人過五十,第一時間就要“擦亮雙眼”,知道誰值得交往,誰需要遠離。如此,才是為人處世的長久之道。
50歲到55歲這幾年,突然出現這些人,那是來“克”你的,要警惕了。
一、刻意奉承你的半路人。
這世間最可怕的,莫過於“半路而來”的小人。他們沒有任何的真心,也不會有任何的感情,只有冰冷到極致的虛情假意。
半路人之所以可怕,就在於我們摸不清他們的底細,容易被他們所欺騙,最後落得人財兩空,發展受阻的下場。
比如你是一個有點事業,有點錢財的富家翁,那你會發現,身邊笑臉盈盈的人多了,阿諛奉承的人也多了,敢說真話的人少了。
當然,只要人有錢了,那他自然就不喜歡聽真話,從而讓真正的朋友寒心,讓半路的小人得勢。這,都是人性的必然。
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越是對你好的人,越會說真話。而越是想害你的人,越對你阿諛奉承。
要知道,在這個虛偽的年代,“捧殺”本就是很常見的事兒。
二、恨人有,笑人無的親戚。
民間有這麼一句話:“恨人有,笑人無。”
你有錢的時候,你的親戚會特別憎恨你,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好。你沒錢的時候,你的親戚會特別高興,認為你倒霉了,他的內心舒緩了,也平衡了。
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我們常說的“見不得人好”。
在這個世界,除了我們的父母,其他人都不希望你過得好。人性最自私的一面就是,自己好,但不希望別人比他更好。
你拼搏了大半輩子,賺了不少錢,還以為身邊人都會為你的成就而喝彩。誰知道,別人非但不會喝彩,還會給你擺臉色看,甚至在某些方面為難你。
親戚這個群體,其實不好相處。根源就在於,你的好,換不來別人的真心,只會換來別人的“見不得人好”。
三、道德綁架你的人。
在江湖經歷得多了,就特別厭惡這麼一種人——道德綁架的小人。
提到“道德綁架”這四個字,相信很多人都特別厭惡,覺得自己怎麼做,那是自己的事兒,為什麼總有人來“道德綁架”呢?
有一位名人說過,人類是一種雙標的生物,他們可以允許自己這麼做,但一定不允許你也這麼做。
“雙標”一詞,說到底就是“我行,你不行”的意思。
就像你的兄弟姐妹,因為沒錢來找你借錢,那你是借呢,還是不借呢?你會左右為難,覺得借給了他們,他們很有可能不還錢。不借,又說不過去。
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拿“親情”來綁架你,跟你說不借錢就是“漠視親情”。對此,你無法拒絕,就只能借錢給他們了。那他們還不還錢,就看你的運氣了。
四、不安分的家人。
一個家庭,要想穩步發展,要想和和美美,那家人該怎麼做呢?
最好的做法,就是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沒有太多的算計,也不鬧出太多的矛盾。如此,家庭中每個人的日子,都會過得很滋潤。
只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想的。用曾仕強教授的話來說,人有着“不安分”的劣根性。
什麼是“不安分”的劣根性呢?本來家庭和諧美滿,誰知道有些人過慣了好日子,就不安分了,飽暖思淫慾了,就會到處挑事,讓家庭變得一團糟。
人到中年,你我所面臨的諸多問題,都跟“家庭”有關。而家庭所出現的問題,都跟這些“不安分”的家人有關。所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就是這個道理。
不論在什麼時候,要想過得舒服、幸福一點,那躁動的人心,最好收斂起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