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愛國慶,我愛我的祖國
彭書錦
國慶,一個盛大的全民節日,幾乎人人期待,我也不例外。
記得有一年國慶,奶奶會早早地帶我到河口鎮上去買菜,從家到鎮里大致要走幾小時的路程,小時候,我也特別勤快,天剛亮便開始和奶奶一起收拾。由於路途較遠,加上頑皮,在路上總是停下,路過苞谷地,我便竄進去,又竄出來,耽誤了不少時間,而奶奶總是耐心地等着我。當路過一處山坡時,奶奶將我叫停。我好奇地詢問:“奶奶,你為什麼在這兒停下來?”奶奶摸了摸我的頭,給我講述這座山坡背後的故事:抗戰時期,八路軍在此打游擊阻擊日本鬼子,可日本鬼子在這座山坡上抓了這個鄉村藏匿的村民,將他們殺害於此。說完,奶奶便沉重地低下頭,我也低下了頭。我們心裡都很難過。
奶奶,她不僅會縫針刺繡,還牢牢記住了鎮里發生的每一件有意義的事,她經常用實際行動來告訴我,銘記是對英雄的尊重。奶奶對我說,要以史為鑒,歷史之所以會發生如此悲劇,就是因為我們當時比較落後,並告誡我要認真學習,才不會隨意受人欺負。
那天來到鎮上,我看到了滿街的中國紅,大街小巷熱鬧非凡,小孩子奔跑歡躍,大人們笑容滿面。到了晚上,全家一起吃飯,父親組織全家在電視機前收看有關國慶的節目,我記得隨着嘹亮的歌聲,我看到一批批將士們昂首挺胸、邁步向前;一排排先進的武器呈現在我跟前,內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從那時起,我立志長大後,一定要當一名戰士。
歲月如梭。眨眼又過了幾個國慶,我發現祖國越來越強大。由於國慶假期時間充裕,我們家堅持外出旅遊,去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不僅增強文化自信,也能夠拓寬我的視野。為了讓出遊更有意義,父親在國慶前夕便會琢磨旅行地的人文底蘊等因素,再選擇合適的地方。讓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出遊西安與上海。在西安,我看到了堅硬的城牆、精美的房屋,我感受着長安城的輝煌,大雁塔的寧靜。最震撼的是到秦始皇陵看兵馬俑,如此氣勢磅礴之陣勢深深穿透我的心靈。在秦始皇陵門口,父親站在我身後,我閉上雙眼感受着這華夏文明,感受着中華民族的文化淵源,我心裡說,我一定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在上海,我站在黃浦江岸,仰望着東方明珠,看着車水馬龍、萬家燈火,不禁為此感嘆感嘆,我更加堅定了我對未來的嚮往與熱愛。
豐富多彩的國慶節,對我影響深刻。時常憶起,彷彿歷歷在目。作為熱血男兒,生逢盛世,當嚴格要求自我,樹立榜樣。不知不覺,窗外又傳來鏗鏘有力的歌聲。望向窗外,紅日當空,五星紅旗飄揚,我不禁喊出:我愛國慶,我愛我的祖國!
(原載2022年10月1日《黃石日報》第4版生活家)

作者簡介:彭書錦,男,湖北黃石人,青年批評家、作家、詩人,“大詩主義”代表人物,倡導世界詩歌運動。系《文學視角》主編,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有作品見於《歐洲詩人》等書刊及媒體,已被翻譯成了英、俄、日、西等版本。現居武漢。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