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有句話:
“在人生的頭25年,我渴望自由;在接下來的25年,我渴望自律;後25年,我意識到自律就是自由。”
人和人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一樣的,大多數不同也只是思想上的不同。而自律和不自律的源頭就取決於人的思維。
《增廣賢文》中說道:
“學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每個人的人生就像是逆水行駛的小船,若是不努力向前,終將會被別人超越。
決定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不是金錢,不是地位,而是源於內心的自律。
正所謂:
“君子責己,小人責人。”
一個真正的君子善於反思自己,嚴於律己,而小人卻總是滿腹牢騷,怨天尤人。
自律,正是通往成功路上的敲門磚想要有所成就,首先從約束自己開始。
荀子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正是從一點一滴,一朝一夕中逐漸拉開的。
做人不僅需要良好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人生只有讀書才能增強知識和學問;只有學習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人生。
做人要活到老學習到老,人只有持續不斷地堅持學習,永葆學習的和激情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一個人要將讀書學習作為人生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追求,一種人生的享受。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有一句話說得好:
“叫醒自己的不是鬧鐘,而是人生的夢想”。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產生在讀書和學習上,不學習就會退步,人生沒有別的路可走,這就是要永遠向前邁進,如此才有希望。
只有學習的人才是積極進取的人,只有學習的人才是能夠戰勝物質慾望的人,只有學習的人才是笑到最後的人。
做人要走自己的路、行自己道的,成就自己的美好的人生,這樣的人就是有良好生活和學習習慣的人。
讀過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的人都知道,他從33歲開始以寫小說為生,每天凌晨3點起床,寫作4個小時。
為了保持健康,他每天跑10公里,並且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全程馬拉松,迄今為止已經堅持了三十多年。
正是因為如此的自律,村上春樹才會以《且聽風吟》起步,直到《挪威的森林》轟動世界,在2015年獲得安徒生文學獎。
當你自律,人生將是無敵的存在!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我們這一生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當你開始自律的時候,你就已經走在了戰勝自己的道路上。
當你不斷堅持,不斷努力,然後讓自律成為了你的生活習慣,你覺得你還會害怕什麼嗎?
自律可以讓你更好的控制的時間,控制自己不被手機及外界因素的干擾。
寫在最後
富蘭克林曾說過:
我從未見過一個早起勤奮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秀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擊敗的。
你有多自律,你的人生就會有多開掛,你付出的所有汗水,都不會辜負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