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生,唯求心安。
善良的人,大都懷有一顆感恩之心,他們只會感恩於自己的擁有,而不會因為自己的所失怨恨於人,隨着日月的穿梭,他們會為自己積攢下很多善良的種子。
善良的人,他們做事無愧於人,做人無愧於心,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他們總是能夠擁有愉悅的心情、安逸的心靈與平順的人生。
懂得感恩的人,大多心地善良,他們知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對於曾經給予過他們幫助的人,他們總是會銘記於心,並時刻想着能夠用自己的善念去報答對方。
感恩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傳遞善念的過程,譬如在火源或缺的年代,人們用一個火把助燃另一個火把,彼此抱團取暖,最後火光便溫暖了整個大地。
善良的種子一旦萌發,冷漠的世界,便會成為溫暖的人間。若是這世間每個人在面對弱者之時,都會願意主動伸出援手,而獲得幫助的人,也能夠心存一顆感恩之心,主動去幫助他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人是社會型的動物,沒有人可以脫離這個社會而獨自存活,人生在世,總是不能避免與他人產生交集,也總會有陌生人,願意用他們的善良帶給我們溫暖,使我們感覺到並不孤獨,而身為受助者,我們也有義務將這份善念傳遞下去。
善良的人,大都懷有一顆感恩之心,他們在接受別人幫助的同時,也願意去主動幫助他人,正是由於有他們的存在,這個世界才會顯得溫暖且美好。
一,善良的人,會得到世界的溫柔對待。
關於善良與感恩,曾看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下着大雪的冬天,一個東北的餐館老闆正為著要清理門前的積雪而憂心,可當他打開餐館的大門,他卻發現,他門前的積雪早已經被一掃而空。
餐館老闆好奇,便翻看監控,他發現是一位老人在清晨時分,就來到他的門前,幫他清理積雪,看着這個畫面,餐館老闆心中感覺到十分溫暖。
原來,曾幾何時,在那名老人遭遇難處之時,餐館老闆曾經免費給那名老人做了一餐飯,事後那位老人便道謝離開了。
令餐館老闆沒想到的是,這位老人竟會在雪天以這種方式,來報答自己的恩情。
善良的人,總會被這世界溫柔以待。
二,懂得感恩的人,是善良的傳遞者。
知恩圖報,是傳統美德。
關於一飯之恩,還有一個流傳了很久的故事。
韓信在功成名就之前,落魄潦倒,險些餓死,一位老婦人,看韓信可憐,便給了韓信一碗飯吃。
這碗飯,不但給予了韓信溫暖,更給予了韓信勇敢活下去的勇氣,吃過飯後,韓信對老婦人說,多謝,我日後如果有所成就,一定會回來報答你。
當時老婦人並沒有將韓信的話放在心上,她給韓信飯吃,並不是圖韓信的回報,而只是出於她本性的善良。
可令老婦人沒想到的是,多年以後,當韓信功成名就之後,他又回到了老婦人的身邊,並給老婦人以千金報答當年相贈一飯的恩情。
這個故事流傳千古,實際上是人們對於善良的一種傳遞,知恩圖報的人,其實也是善良的傳遞者,他們使人相信,這世間始終有美好的情感存在。
三,善良的人,都有一顆感恩之心。
一個人赤手空拳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對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應該心懷一顆感恩之心。
小時候,我們應該感恩父母的養育,使我們能夠茁壯成長,當我們有了能力之時,也應當傾盡所有,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長大後,當我們在學習與工作中,得到了師友的幫助,我們也應當心懷一顆感恩之心,並對於師友的幫助給予回報。
懂得感恩的人,大多心地善良,他們在感恩的過程中,會撒下無數善良的種子,反過來,願意與他們做朋友、幫助他們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富足了,正是由於每個人都心存善念,願意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而每一個獲得他人幫助的人,也願意去主動幫助別人,才使得這世間變得更加美好。
如果善良是一粒種子,那麼,懂得感恩的人,便是這粒種子的播撒者,善良的人越多,懂得感恩的人也就越多,人間也會變得更加溫暖。
善良的人,大都心懷一顆感恩之心,本性善良與懂得感恩的人,都會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