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到的愈多,生命的負擔便愈沉重。而我們總要等到真正失去或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時,才會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並不多。有些東西,有或者沒有,並不能給我們的人生造成實質性的影響。有,是錦上添花,沒有,也無損於你,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馬寅初先生有一句名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所謂得意淡然,就是指在得到晉陞、財富、名譽這些身外之物之時,要看淡,不要洋洋得意,忘乎所以。所謂失意坦然,是指在學業、事業、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時,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棄,能夠從逆境中奮起,勇於拼搏,從頭再來。
人生總是有得必有失。比如,財富可以給人帶來享受,但也可以給我們帶來煩惱。關鍵要在得與失之間做好平衡。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生活,都有得有失。我們必須明白,人生得失無常,對已經得到的,要懂得珍惜,但不必得意;對已經失去的,不必痛苦,也不必失意。淡定的人失去的多,但得到的更多,患得患失,是最愚蠢的行為。患得患失的人,就像夏天抱着冰塊,冬天抱着火爐,看似擁有,其實,他永遠在害怕失去的痛苦中煎熬。
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更有一位哲人說,“如果把人一生中的獲得和失去相加,得到的結果必然為零。也就是說,人從來到這個世界到離開這個世界,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
大部分人都能以坦然的心態面對“得”,卻不能坦然地面對“失”。似乎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是天經地義的,一旦失去,就會感到難以接受。其實,人生的很多得,都可能緣於我們某一次的“失”。因為那一天我錯過了火車,我卻邂逅了你;因為那一天我失去了工作,我不得不重新敲開了另一扇人生的門。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總是有得有失。既然得失難測,禍福無常,何不豁達洒脫一些呢?得之淡然,失之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