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覺得精神壓力很大,生活枯燥乏味,雖然也沒遇到什麼過不去的坎兒,但腦子裡總是千頭萬緒、緊張焦慮,整個人疲憊不堪。
其實自己各方面都不錯,家庭幸福、事業有成,房子、車子、票子都不缺,可是總覺得不滿足。用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總想追求更大的人生價值。
我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總想要得更多,即使取得一些成績,短暫開心之後還是沒有滿足感。似乎只有在進入工作狀態,一切按計劃有條不紊地推進時,才會感覺踏實、自信。
逐漸地,越來越混亂、煩躁,患得患失,經常為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動肝火。還養成了睡覺前喝酒的習慣,因為酒精能麻痹大腦,能讓自己暫時把一切都忘掉,否則腦中思緒如麻難以入睡。
後來,撐不住了,太累了。我開始思考生活為什麼如此沉重,生活應該簡單輕鬆點不是嗎?人又不是生來為了吃苦受罪的。有一次到朋友辦公室聊天,偶然之間看到他書架上有一本書——《斷舍離》,看到這三個字,腦中像突然划過一道閃電。我拿起書只翻了幾頁,突然意識到,自己所有的迷茫、痛苦,就是來自於慾望太多。
從小到大,我的生活總是在不停地做加法,用世俗的成功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而且每一件事都想做到完美。即使碰到障礙受到打擊,事實證明此路不通,我仍然不會輕易放棄。我覺得自己是在奮鬥、拼搏,是在堅持,而且愈挫愈勇。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是不是背上了太多不適合自己的東西,從來沒有意識到“做減法”的重要性。
我對自己的生活進行了反思和整理,重新審視哪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哪些完全是在消耗自己的。最後發覺,自己真正想要的,僅僅是一份喜歡的事業、一個溫暖的家庭,還有跟親朋好友的和諧關係。
在事業上,我選擇逐步退出了家庭教育項目、籃球培訓項目,並撤回了對一個冷鏈食品公司的投資,僅保留了自己最擅長的社區服務項目。同時,停止了股票投資,並大幅減少了基金投資。在人際關係上,對微信好友、手機通訊錄進行了清理,刪除了長期不聯繫的人,退出了可有可無的群。電腦、手機也清理了,沒什麼用、純粹占內存的軟件全部刪掉,長年累月趴在硬盤裡很久沒打開過的資料、電影、音樂、小說也全部清除了……
做完這一切,我感到了徹底的放鬆,生活一下子安靜了下來,腦子裡雜七雜八的念頭也少了。事業追求雖然少了,但是因為專註,項目不多但收益仍然可觀。剛開始有點不適應,感覺閑暇時間太多,於是就把看書、寫文章的愛好又撿起來,讀書寫作是自己年少時最喜歡做的事,只是後來工作太忙無暇兼顧。現在重新撿起來,覺得得手應手,完全是一種享受。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段時間,逐漸感覺到生活的美好,在某個時刻突然發覺,跟隨自己的內心是如此簡單、幸福,心底的焦慮、煩躁慢慢都消失了。
生活不應只是負重前行,即使迫不得已,也應該只是暫時的。如果你也像曾經的我一樣,被生活壓得透不過氣、被瑣事糾纏脫不開身,陷入過多慾望無法自拔,整日忙碌卻感覺不到幸福,那就來一次“斷舍離”吧!扔掉心裡的“破爛兒”,輕裝上陣,活出真我,你會擁有更為舒心的生活、更為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