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現如今,鋼筋水泥、車水馬龍、步履匆匆。
如果你也是一個疲於低頭趕路的現代人,不妨此時停下來,留心一下藏在稀鬆日常里的豐富滋味。那可能是公交車上抱着一大束鮮花的老人,也可能是在河邊陪着月亮一起夜釣的路人。
這不,有一個自稱“忘川山人”的小夥子,他就將人間的煙火揉成詩,又將詩里的生活描成畫,一起捆到了叫做《被忘錄》的這本書里。
關於為什麼叫《被忘錄》,忘川山人說是因為 “時間流淌,不願被忘,以此備忘”。這似乎是他個人的一本微縮日記,既裝着他心中的山川湖海,也載着他眼前的歲月悠長。
而他又希望大家在翻閱之時,能夠二次創作,成為收書之人的一本“備忘錄”。
01.是畫家也是詩人
忘川山人,是國內知名青年插畫師,曾為魯迅、汪曾祺等大家繪製封面插圖。這個名字,乍聽之下,有一種“五柳先生”陶淵明的隱士之感。而翻開他“畫里有話”的作品,又發覺他其實和“摩詰居士”王維更為相像。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有“詩佛”之稱的王維,既精通詩書音畫,又參禪悟理。蘇軾曾這樣評價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而忘川山人,則擅用俏皮可愛的小話,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意味深長,頗有佛性通透之靈氣。再看畫中那個小小的墨人,在畫紙的一片天地里,聽瀑、撲螢、賞楓、烤火,讓你在觀畫之時彷彿也做起了一場不願醒來的夢。
02.修仙之人也要接地氣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越好的音樂越悠遠淺低,越好的形象越飄渺宏遠。《被忘錄》全書大片留白,恰給讀者帶來一種空靈的禪意之美。
兩三句話,三五筆墨,就勾勒出普通人一天里的生老病死,一瞬的貪嗔痴慢疑。有網友稱,一本《被忘錄》,承包了我一年的朋友圈文案。
你可以拿來懟人:
“婚姻不幸福的人
又來勸我
早點成家了”
也可以用來勸人:
“噴香水的人也放屁
聞香
別聞屁”
甚至,還可以借來撩人:
“住在我腦子裡
那麼久了
你往後還要續租嗎?”
03.一份精緻的禮物
蔣勛老師說過:“看見美的東西,你可能會熱淚盈眶。”
但我沒想到,《被忘錄》能美到讓我心律不齊,書裡面的“小話”和“小畫”,一下下擊中我的心巴。
如果你身邊有一位比較文藝的朋友,喜歡讀書,偶爾有點小精緻,那我建議你可以送他這本書作為禮物,我保證他會愛不釋手。
哦,對了,若想驚喜效果加倍,可以再附上一張手寫的卡片:“這世間,許多人告訴你要馬不停蹄地向前,而我想祝福你慢下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