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2021年10月07日22:43:13 美文 1785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10月8日9時39分,迎來“寒露”節氣。


寒露,是一場從涼爽到蕭瑟的過渡,一次從秋天向冬天的進發,一個透着寒意卻多姿多彩的日子。


此時節,空氣里有涼涼的桂花香和寥落的蟲鳴,大地上的一切訊息,都隨斑斕的落葉齊齊地指向了深秋。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由涼轉冷,寒而凝露

作者 | 申賦漁

節選自《光陰:中國人的節氣》



寒露一到,最遲的鴻雁,也急急地從北方飛了過來。一兩隻失群孤雁的鳴叫,把一座又一座村莊從睡夢中驚醒。


奶奶拍拍圍裙上柴草的碎葉,掀開鍋蓋——早飯已經燒好。“寒露種麥正當時。” 吃過早飯,天還沒有大亮,爺爺牽着牛走在前面,父親扛着梨和軛跟着。媽媽肩上背着一袋子的麥種,手裡拎着圓簍。孩子們舞着九齒的釘耙打打鬧鬧,蹦跳着往前。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鄉間小路上的草葉長得十分的茂密,上面濃濃的露水,很快就把孩子們的褲腿衣衫打濕了大片。媽媽在後面喊着,要他們當心:到了寒露節,露水落在身上太重了,會肚子疼。


太陽剛出來,田地里已經滿是農人。耕地的、種麥的、耙土的、挖山芋的,忙忙碌碌。而最熱鬧的,是“篩花生”。


篩花生是重體力活,所以要壯漢。一人推着篩子盪過去,再拉回來。對面的人跟着他的節奏,一杴一杴地,把混合著花生的泥土鏟到篩中。廣闊的花生地里,數十個壯漢們打着號子。一人喊,眾人和,一聲接着一聲,短促有力,如鼓點一般。


而擔花生的女人們,唱的就是動聽的歌謠了。她們赤着腳,卷着褲腿,用竹筐把篩好的花生,一擔一擔地挑到曬場上。她們的歌是歡樂的、輕快的,卻又如此的婉轉動人:寒露後面是霜降,哥哥哥哥你別忙……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曬場邊上用茅草蓋了個“人”字形的小棚,夜裡有人住在裡面看守一場的花生。看場的大多是老人,肚裡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天已經大黑了,晚風從棚外吹進來,掛在棚頂橫樑上的馬燈輕輕搖晃着,我不肯回家,還賴着要聽故事。


最會講故事的還是村裡的讀書人。他們厭煩了城市的燈紅酒綠,隱居鄉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稱之為“隱士”。


隱士是外人不容易找到的。“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尋訪隱士,最好是在寒露。“寒露菊花開”。隱士的門外竹籬邊上,一定會種菊。你遠遠就會聞到這菊花的香味。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令人神往的隱士什麼時代都有,而最著名的,是東晉陶淵明。陶淵明不肯為五斗米折腰,棄官歸隱田園。在所有詩人當中,陶淵明恐怕是最愛菊花的了。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他贏得了“菊花之神”的雅號。而菊花,也許又因了他的緣故,被人們稱作“花之隱逸者也”,成為品格高潔的象徵。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隱居是化動為靜,是堅守氣節與保持尊嚴,也是對人生進行重新考量。


老子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遠離塵囂,隱居田園,既是回到自然這一“外宇宙”,又是回歸心靈的“內宇宙”。中國人相信,越是這樣的人,就越接近於道,越能發現真我。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寒露三侯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此時是最後一批,古人稱後至者為“賓”。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二候雀入水為蛤: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想象飛物化為潛物,是古人感知寒風嚴肅的一種說法。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三候菊有黃華:“寒露百花凋”,但菊花偏偏在寒露時盛開。“滿城盡帶黃金甲”,寫的便是寒露時節的菊花之盛。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寒露習俗


【秋釣邊】


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游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此時釣魚易上鉤、易收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釣邊”。


此時,雌蟹卵滿、黃膏豐腴,也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登高賞紅葉】


寒露,是賞紅葉的好時節。詩云,“霜葉紅於二月花”,說的正是這個季節的美景。


登高而望,極目遠眺,層林盡染,秋風颯颯,黃護葉紅。金秋滿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喝秋茶】


秋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的清香味。


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後四天所采之茶,謂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為最佳。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不露腳】


寒露到來,天氣由熱轉寒,夜晚溫度將會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暖。古語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意思是寒露後,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不要赤腳,防止“寒從足生”。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寒露·絮語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文|央視新聞《夜讀》


秋風涼,更夜長。

不知不覺,寒露颯颯而至。

露水像極了生命中的大多數日子,

轉瞬即逝,不着痕迹。

但時間流逝的途中所經過的每一個節點,

都值得被記住。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寒露至,此時的你,

是否添衣加衫?

去登山望遠踏野溪,琴棋相伴品流觴;

是否執筆小楷?

在異鄉城裡寫秋風,遙寄家書意萬重;

是否掬食而煮?

看小爐湯沸火初紅,好友聚談至夜濃;

是否拈書為念?

祈故園父母俱安好,時光暗渡太匆匆。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此時的你,

是氣定神閑,還是黯然神傷?

怎樣都到秋光中尋求紓解吧。

去聽——

風吹稻浪的窸窸窣窣聲;

腳踩落葉發出的咔嚓聲;

去看——

潦水盡寒潭清的清幽色;

層林浸染緋紅的熱鬧色;

一草一木,一聲一色,

無不滌憂除煩,予人悠悠之感。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寒露至,

是把時間平鋪了露水,

折射出流年往事,

也透着未來日子的瑩瑩。

寒露帶來了秋的凜然,

也迎來了告別假期回歸忙碌的開始。


你,調整好狀態了嗎?

對着天氣逐漸漫上來的寒意,

願你內心充盈着進發的暖意,

投身這迷人的深秋,

且行且從容。


寒露 | 天涼了,情深不畏寒露重 - 天天要聞




配圖丨視覺中國


來源:央視新聞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絡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着鮮花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