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朋友圈丨最愛清秋

2021年09月07日21:17:06 美文 1744

又是一年粉黛開,又是一年清秋時。秋,是明凈的,如同白雲悠悠飄過蔚藍的天空;秋,是溫婉的,猶如街頭拐角處那幽幽的桂花芬芳;秋,又是深邃的,如同夕陽下遼闊白河那波光淡影的水面。

晚報朋友圈丨最愛清秋 - 天天要聞

金明:銀杏葉兒黃,河畔染金秋。傍晚,華燈初上,白河畔秋風習習,雪楓大橋下的銀杏樹葉泛黃,十里長堤弱柳扶風,遊人漫步在林蔭小道上,徜徉在秋日的美景里。

晚報朋友圈丨最愛清秋 - 天天要聞

食七:風洗暑末,綠透初秋。清晨,天空明凈,唐河邊綠樹參天,扁竹蘭競相吐芳。沿着清幽的小路騎行、鍛煉,自有詩情畫意。

晚報朋友圈丨最愛清秋 - 天天要聞

徐繼飛:風輕雲淡,金秋送爽。夕陽西下,遊園籠罩在金色的夢幻世界裡。秋草已泛黃,月季依然紅。翩翩少年陶醉其中,盡情撒歡兒。

晚報朋友圈丨最愛清秋 - 天天要聞

高楠:初秋的白河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景色宜人,幾位薩克斯愛好者相聚一起演奏中外名曲。優美的旋律,如同天籟之音在空中飄蕩,時而如江河奔涌,時而如小溪潺潺,時而如泉水叮咚。美妙的音樂讓人流連忘返。

晚報朋友圈丨最愛清秋 - 天天要聞

鄭業本:不知不覺,又是一年粉黛開。秋風秋雨天變涼,秋果秋糧秋收忙,秋安秋健秋吉祥。

晚報朋友圈丨最愛清秋 - 天天要聞

王保才:離離暑雲散,裊裊涼風起。雨後,空氣清新,和老伴兒一起走進大自然,感受秋的愜意,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

晚報朋友圈丨最愛清秋 - 天天要聞晚報朋友圈丨最愛清秋 - 天天要聞

· ENJOY ·

📝 全媒體記者 / 李譜(整理)

🎨 編輯 / 李京洋

📋︎ 初審 / 王冰 楊東梅

📝 終審 / 王笑荷

晚報朋友圈丨最愛清秋 - 天天要聞

溫馨提醒:凡是昵稱中含有手機號的,留言不會被公布,請大家注意哦。

晚報朋友圈丨最愛清秋 - 天天要聞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絡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着鮮花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