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去买猪,猪却追他不放,他考虑后将小猪买了回去

明朝嘉靖年间,山西府有两户人家,一家姓张,男主名唤张有才。其祖上世代为农,张有才无钱无本事,从小跟随父亲干农活,以种田为生。

另一家姓李,男主名唤李宝库,其父是个木匠,凭着这门手艺,李家的日子还算不错。后来,长大成人的李宝库跟着父亲学起了木工手艺。两年后,李宝库也成了一名木匠,日子过得要比张有才强上几倍。

张家与李家只有一墙之隔,虽说两家人的家境有些悬殊,不过,两家人世代友好,互帮互助,关系甚密。

张有才和李宝库年纪相仿,二人从小玩到大,亲如手足。李家地里缺人手时,张有才就过去帮忙,从来不收工钱。

而张家有木工活了,李宝库也过去帮忙,当然,他也从来没有收过工钱。村里人都知道他们两家的关系,也都十分羡慕他们。

在李宝库三十五岁那一年,其父李宗善在一次外出做工回家时染上了邪寒,到家后李宗善晕倒在地,从此卧床不起。

李宝库多次外出求医,郎中请过不少,汤药也开了不在少数,可是父亲的病却没有一丝好转。

原本衣食无忧的家,因为给父亲抓药看病,很快积蓄就被掏空。李宝库看着昏迷不醒的父亲,不禁轻声哭了起来。

说来也巧,这一幕正巧被前来探望的张有才看了个正着。

“宝库兄弟,你不去侍奉叔伯,为何在屋门口哭泣呢?”张有才诧异地询问道。李宝库擦了擦眼泪,抬起头看了看他,小声说道:“有才兄,我不瞒你说,为了给爹看病,我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哪里还有钱请郎中啊!”说完,李宝库低下了头。

张有才闻言后这才明白过来,他思忖片刻后说道:“眼下给叔伯治病要紧,宝库兄弟,你不要多虑,我家里还有些银子,这就回家给你拿来!”说着,张有才转身就走。

李宝库拉住了他的手,说道:“有才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是你家日子本就不富裕,若是将钱给了我,我一年半载也给不了你,你还是留着自用,就让我爹自求多福吧!”说完这句话,李宝库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兄弟,我们两家如同亲人一般,如今叔伯卧病在床,你又无钱医治,作为兄长,我岂能不救呢?你别多说,我去去就来!”说完,张有才甩开李宝库的手,快步离开了。

到了家,张有才就对夫人王氏说道:“方才我去探望李叔伯,发现宝库兄弟为了银子在哭泣,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要帮帮他才行啊!”

“为了银子哭泣?莫非他手里没钱了?”王氏询问道。

“正是!我与他亲如兄弟,祖辈世代友好,你我不能不管啊?”

“我知道,可是咱们是农夫,一年下来也攒不了多少银子,咱家只有十多两银子,那可是留给咱儿子娶媳妇用的啊!”

张有才闻言后皱起了眉头,他思虑片刻后说道:“眼下救人要紧,这些银子就先拿给宝库兄弟,咱儿子还要过几年才说亲,等宝库兄弟手头富裕了,他必定会归还的。”

“也好!不过,亲兄弟明算账,你让宝库兄弟立个字据,以免以后多费口舌。”

“好!”

王氏言罢,转身去拿银子。张有才接过十三两银子急匆匆地去了李家。

“宝库兄弟,这里有十三两银子,你先拿去用吧!”张有才一边说话一边将银子塞给了李宝库。李宝库感激涕零,当即跪在地上拜谢。此时,李宝库的夫人郑氏从屋里走了出来,她见张有才手里拿着银子,自然明白怎么回事,她也跪倒在地,开始感谢张有才。

张有才见兄弟和弟媳如此表现,他哪里好意思提立字据的事?

“算了,凭着我与宝库兄弟的感情,他定不会赖账!”张有才想罢遂将二人扶了起来。

“弟弟、弟媳,如有能帮上忙的,你们尽管开口。”

“多谢兄长了,大恩不言谢,日后自会报答!”李宝库满眼泪花,哭着说道。张有才看不下去,转身离开了。

此后,李宝库接连多日外出求医问药,可是李宗善的病还是没有好转。昏迷不醒的李宗善还是在一个月后驾鹤西去。张有才披麻戴孝,与李宝库一起发丧。

村民们见状后无不感慨:“张有才虽说家贫,但是出钱出力帮着李宝库,如今又披麻戴孝,能结交这样的兄弟,真是难能可贵啊!”

“是啊!据说为了帮助李家,张有才将家里所有的积蓄都借给了李宝库,足有十三两银子啊!”

“张有才真是侠义之人啊!真是令人佩服!”

村民们各抒己见,而张有才借钱给李宝库之事,村里人也都知晓。

李宗善已经入土为安,而李家与张家的日子还未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两家人的关系起了波澜。

李宗善离世后的第二年,有一天晚上,王氏与张有才闲聊:“夫君,宝库兄弟一直没有提过还钱之事,而且当时也没有立下字据,我最近一直不心安,明日你和宝库兄弟说说银子的事,若是他手头有了,先偿还一些,咱家过日子也需要银子啊!”

“好,明天我就去和宝库兄弟说说这事,你放心,宝库兄弟不会赖账的。”张有才笑言道。

翌日一早,张有才吃过早饭后就去了李宝库家里,此时的李宝库正在吃饭,郑氏见他来了,赶忙上前打招呼。

“哥,这么早就过来了,有何事吗?”李宝库询问道。张有才笑了笑,说道:“你嫂夫人这两天要用钱,我过来问问你,手头若是富裕了,就先给哥一些。”本是理所应当的事,张有才态度十分平和,可让他吃惊不已的是,李宝库翻脸不认账了!

“有才兄,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何时向你借过银子?”李宝库严肃地说道,而一旁的郑氏也吃了一惊:“夫君,那日你明明拿过......”

“你这妇人,休要多嘴!”李宝库朝着妻子厉声呵斥道。

“宝库兄弟,当初李叔伯卧病在床,你发愁无钱医治而泪流满面,我拿出十三两银子救济你,今日你为何又矢口否认呢?再者说,这件事村里人也都知道啊!”

“村里人知道?谁看见了?你让他们过来对峙!”

“你......”张有才气得直打哆嗦,一旁的郑氏不敢多嘴,不住地叹息。

“有才兄,要是没事赶紧走,我还要出门做工,失陪了!”说着,李宝库拿起工具就走出了家门。

“你站住,今日你若是不说清楚,休要离开这里!”那十三两银子对于张有才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钱,如今李宝库赖账,张有才岂能认了?他朝着李宝库大声说道。

“有才兄,你我三十多年的兄弟情义,我若是拿了你的钱,我何必赖账不还呢?可是你无中生有,这不是无事找事嘛,这还有什么可说的?你快些离开我家!”李宝库有些生气,蛮横地说道。

王氏一听吵起来了,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宝库兄弟,做人要讲良心,你父亲生病,我和你兄长没少帮忙,拿十三两白银是我经手的,怎么会诬陷你呢?”王氏说道。

“嫂夫人,你给了有才兄,谁知道他把钱给了谁呢?反正我没有收到过!”李宝库说道。

“夫君,咱不能昧良心啊!”郑氏刚一开口,就被李宝库一巴掌打倒在地,郑氏不敢再说话了。

“我若是拿了你的钱不归还,那我下辈子就做一头猪报答你,你看如何?”李宝库得意地说道。张有才夫妻俩听闻后气得直跳脚,他们只得先回了家。

“我们去衙门说理去!”

“没有字据,空口白牙如何去说理?当初我让你立字据,就是加以提防,谁知道你如此心软,连字据都没有立。”张有才后悔当初没有听夫人的话,如今他低着头没有再说话。

正如王氏所说,没有字据如何去衙门说理?张有才夫妻俩吃了哑巴亏,没有去衙门,可是村里人都对这件事忿忿不平,他们觉得李宝库做得不对,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此后,村民们都不和李宝库来往,就连郑氏也被村民们疏远了。

这次的波澜很快趋于平静,张家和李家再无往来,村民们依旧各忙各的,张有才每日下地干活,为儿子攒钱说亲。李宝库凭着手艺外出做工,一年下来倒也能赚不少银子。

而就在这件事过去的第三年,有一次,李宝库给一户人家干活时,一根主梁突然掉落下来,正巧砸中了他,李宝库当场毙命。得知此事的张有才彻夜未眠,翌日起来时,双眼十分红肿。

而就在李宝库离世的半年后,有一日,郑氏登门来访,递给了张有才五两银子。张有才有些诧异,郑氏说道:“有才兄,你救济宝库之事我是知晓的,我这里有八两银子,你先拿去用,以后若是有了,我再还给你。”说完,郑氏转身就走了。

不久后,郑氏改嫁,离开了李家,李家从此荒废,后来宅子被李宝库的侄子占有了。而尚未归还的五两银子,看来当真是打了水漂。

这日一早,王氏对张有才说道:“我去地里干活,你去镇里买一头小猪回来,到了年关,正好宰了吃肉。”

“好,我这就去!”说完,张有才就走出家门,朝着镇上走去了。

到了城里,张有才闲逛起来,靠着南门的位置,正巧有一位老者在那里卖小猪,张有才走了过去,却被一头小黑猪深深吸引住了。

“老人家,这头小黑猪怎么卖?”张有才话音刚落,只见那头小黑猪猛地冲了过去,张开嘴就啃咬他。张有才吓了一跳,赶忙往后躲闪,而那头黑猪却不肯罢休,就围着他啃咬他。

“你给我回来!”老者见状赶忙站了起来,将黑猪拉了回来。

“不好意思,这头黑猪原本很温顺,今日不知怎么了,还请见谅!”老者轻声说道。

“无妨!您多少肯卖?”

“一两银子,如何?”

张有才看了看小黑猪,却发现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黑猪脑门上的一颗红痣却再次吸引了他。

“红痣?怎么和李宝库的一模一样,就连位置也相差无几,而且黑猪的脸面为何和李宝库如此相似?难道他当年的毒誓成真了不成?”张有才看着眼前的这头黑猪,不禁浮想联翩,他愈发觉得这头黑猪肯定就是李宝库!

张有才考虑后说道:“老人家,这头黑猪我买了!”说完,张有才拿出银子递给老者,老者接过银子笑着说道:“这头黑猪很是温顺的,今日见你就啃咬,或许与你有些缘分吧!”张有才闻言后笑了笑,没有再说话,随后他抱着黑猪回了家。

说来也怪,这头黑猪到家后却变得异常温顺,它没有再啃咬过张有才,相反却总是跟在张有才脚跟后面不肯离开。而更让张有才吃惊不已的是,这头黑猪时不时地会看向墙那头的李家宅子,更有几次,张有才亲眼目睹了黑猪流下了眼泪,这让张有才更加坚定:眼前的这头黑猪就是李宝库!

虽说张有才记恨过李宝库,不过如今的李宝库已经遭到了惩罚,再者说,张有才念及二人多年的兄弟情义,他选择了原谅和善待。

为此,张有才重新垒了一个猪圈,和妻子一起精心喂养这头黑猪。黑猪很是温顺,从来没有生过病。到了年根底下,小黑猪已经肥得不能动弹。张有才看着黑猪,不舍地说道:“兄弟,我知道是你,眼前年关将至,你也要兑现你的誓言了。过两天,我拉着你去见王屠夫,让他给你来个痛快的,免得遭罪。”

黑猪看了看他,掉下了眼泪。几日后,张有才拉着黑猪来到王屠夫家里,王屠夫却被眼前的这头黑猪惊讶到了。他做屠夫以来,很少见过如此肥硕的黑猪。随后,王屠夫与张有才谈论半晌,后来以六两银子买下了这头黑猪。

张有才拿着九两银子,不禁苦笑道:“你生前欠了我十三两银子,你夫人归还了八两,王屠夫给了我六两,这些钱刚刚够了!我希望你来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重蹈覆辙了啊!”

张有才不忍心逗留,拿着钱走了,而这件事他从来没有和别人说起过,就让这件事化作一缕清风,慢慢消散了吧!

声明:民间故事意在弘扬传统文化,借故事明事理、传递正能量,请不要与封建迷信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