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早读四川

大家好!今天是4月15日,星期四,欢迎进入早读四川!每天2分钟,让你更懂四川。

天气早知道

4月14日20时至15日20时,内蒙古东北部、西藏东部、青海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江南南部、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黄淮等地有4~6级风,局地7~8级。

早读四川

导读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成都大运村建设最新进展来了!食堂已对学生开放

○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5月在川举行

○统一旅游标识、加快建设成资S3线、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今年,成德眉资将携手干“大事”

正文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近日,针对网民普遍关注的“接种了第一剂次新冠病毒疫苗后,第二剂次新冠病毒疫苗能不能按时接种?”等问题,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周久顺就此接受了采访。↓(健康四川官微)

成都大运村建设最新进展来了!食堂已对学生开放

4月13日,成都就持续推进成都大运会筹备工作作部署要求,强调要按进度推进场馆建设,按计划组织开展测试赛。从承建大运村(B区)的中国水电五局了解到,东盟艺术学院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大运村(B区)12幢色彩各异的建筑既恢弘大气又富于变化,正成为成都一处新的网红打卡地。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项目(大运村B区)规划占地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913万平方米,包括艺术中心、教学楼群、行政楼群、体育馆、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大运会期间,这里将作为大运村使用。赛后,相关设施设备将转为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教学及保障设施。目前食堂已对成都大学的学生开放。(蓉城政事)

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5月在川举行

4月14日,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由教育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省教育厅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将于2021年5月6日至13日在成都市举办。本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奋斗·创新·奉献”为主题。届时,现场展演阶段将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师生和其他各类工作人员共计近万人参加,主要包括开闭幕式、艺术表演节目展演、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优秀艺术作品展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场外表演展示活动以及重要会议和评审活动等。(杨璐绮)

统一旅游标识、加快建设成资S3线、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今年,成德眉资将携手干“大事”

4月14日,从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获悉,“十件大事”将成为今年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都市圈建设的关键。↓

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市域铁路成资S3线,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成德S11线、成眉S5主线、成都外环铁路。全线贯通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争取天眉乐高速开工建设,建成天府国际机场南支线高速等。

加快推进“三区三带”建设——启动建设成德产业协同示范区园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起步区,加快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将更多“三区三带”产业化项目纳入省级重大项目库,年内集中开工重大项目40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0亿元。

打造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集中精力稳步推进天府新区-仁寿、青白江-广汉、彭州-什邡、金堂-中江、新津-彭山、简阳-雁江、简阳-乐至7个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启动跨市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力争在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土地资源利用、多元主体联动、利益联结分享等方面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编制出台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方案——高质量编制综合试验区方案,努力在利益协调机制、投融资体制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城乡融合改革等方面破题开路、取得突破。建立四市用地指标协同供给机制,完善产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保障重大项目用地。

激活生态文化资源打造文旅体新场景——深入挖掘三星堆遗址考古IP价值,整合大熊猫、金沙、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东坡文化等特色文旅资源,联合开展创意策划和形象推介,统一旅游形象和旅游标识,打造“大遗址”“大熊猫”“大基地”“大峨眉”4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建立都市圈干部常态化交流和培训机制——深化干部人才服务区域协调发展“领航计划”,加大都市圈干部交流力度,成都要带头在市级部门、区(市) 县、产业功能区拿出“含金量”高的岗位,多形式支持德眉资选派优秀干部来蓉挂职、任职。

共享都市圈开放型平台功能——全面梳理四市枢纽、产业、科技、金融等领域重大平台,建立平台共建共享机制,激励平台运营单位跨区域提供服务,推动新经济企业俱乐部、交子金融商务区、成都超算中心、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等重大平台服务功能向三市延伸。

建立政务事项同城通办和同城化民生实事“两张清单”——发布第二批“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清单,规范四市政务服务办事指南,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达30%以上,全程网办率达90%以上。

打破数据壁垒共建都市大脑——共享成都智慧治理中心平台和“城市大脑”智慧场景应用成功经验,建立都市圈治理智慧平台和成德眉资数据资源专区,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公共数据“一个库”,打造汇聚城市数据和统筹运营管理的都市圈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

举办都市圈论坛发布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举办首届“都市圈建设高层论坛”,邀请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全球知名企业、高端智库的代表,话理论、寻对策、求共识。联合国家级智库,加快构建科学权威的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发布年度评估报告。

来源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