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时,在大黑山关门寨停车场对面的峭壁上,一名攀岩的驴友突然失足不幸坠落身亡,引来一片惋惜声。
他当时已经爬过最陡峭区域
知情人士说,以前也曾经见过这名驴友前来攀岩,他人非常年轻,也就30岁左右的年纪。当时,这名驴友身上系着绳子往上爬,已经爬过了最陡峭也是最危险的区域。哪知道,当他爬到坡度稍缓的山体时,却不慎从上面掉了下来。120急救人员赶到后,确认男子已经当场身亡。
出事的岩壁一般没人敢爬
一位从事运动攀岩的资深爱好者说,大连的攀岩爱好者也就那么几十人,他们并不认识这名男子,应该不是圈里人,而是一名驴友。知情人说,以前,经常有人到事发岩壁攀岩。后来,随着岩壁逐渐风化,岩层出现了松动的情况,有时会有落石坠下,那些人就转爬别的岩壁去了。
不充分评估潜在风险埋下安全隐患
当事男子遭遇不幸,再次在大连驴友圈里引发震动,引发了人们对户外运动安全保障、风险控制的思考。今年3月,在瓦房店松树镇滚石峰,一位51岁的女性驴友在参加山峰攀爬时,不慎从20多米高的山崖坠落,不幸遇难。
目前,本市驴友圈子大多由网络论坛、QQ群和微信群等形式组成,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微信群和QQ群有200多个,活跃人数近万人。但在这些驴友当中,很多都是没有野外活动经验,甚至只是简单爬过几次山的“新人”。而组织者和指导者水平良莠不齐,导致户外运动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一位圈内人士说,在野外攀岩前,必须经过室内攀岩训练,掌握绳索打结等基本攀岩技能;野外攀岩前一定要先踩点,知道哪里可能会有落石、遭遇蛇虫等危险,并建立保护站,对一个攀岩地段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是不能组织攀岩的。但一些驴友未能充分评估潜在的风险,“拿根绳子就攀岩”的现象时有发生。
多知道点
攀岩,2011年被列入《全民健身条例》中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前,在我省从事攀岩运动指导的,绝大多数是中国登山协会指导员。2014年5月,攀岩有了国家标准,对攀岩运动指导员的行业准入提出要求:必须经过省体育局人才中心考核,由国家体育总局发证。但是目前,大连有证的指导员也就三四人,远远满足不了攀岩运动的需要。
半岛晨报、海力网首席记者满文飞 (图片由知情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