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走强,意味着什么?

人民币汇率升值或与美元指数偏弱运行,中美经贸磋商结果超市场预期等因素有关。视觉中国/图

2025年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大幅对等降低关税,部分关税暂缓90天。会谈结果超出市场预期。

受此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强,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创下近半年来新高。

截至5月13日10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7.1880,日内涨252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7.1827,日内涨169个基点。一个基点为0.0001。

5月12日,高盛预测,人民币汇率将在12个月内升至1美元对7元人民币,较此前预期的7.35有所上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或与美元指数偏弱运行,中美经贸磋商结果超市场预期等因素有关。

特朗普首次当选美国总统后,也曾向中国加征关税,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从6.28下跌至7.2。今年4月以来,美国政府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未明显贬值。

此次人民币汇率为何能形成较强支撑?

5月10日,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一场研讨会上解释,中美经贸对话的重启释放积极信号,美元信用危机仍未解除,关税反噬美国经济,中国政策储备充足、有效稳定市场预期等因素,都对人民币汇率起到了支撑作用。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5月13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991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上调75基点。这是自4月8日“关税战”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新高。

明明介绍,中美经贸关系不确定性缓和,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叠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因素,人民币资产的投资性价比将有所提升。此外,人民币汇率升值,能有效缓解汇率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掣肘。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介绍,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汇率对宏观经济、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综合施策,保持预期平稳,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景川,曾担任东亚期货首席经济学家。他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走高,可能会导致出口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出口企业需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以及锁汇等方式来应对汇率风险。

景川进一步解释,就个人投资而言,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海外投资成本降低,但也要注意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此外,人民币汇率走强所带来的汇兑收益,能吸引跨境资本增配人民币资产,有助于稳定国内资本市场的信心。

接下来,人民币汇率面临何种走向?

明明认为,人民币汇率的扰动因素和支撑因素相对均衡,短期或围绕新中枢双向波动。

其中,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后,对中国出口基本面会带来冲击,将一定程度上导致经常账户顺差有所收窄,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压力。然而,对于人民币汇率来说,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国内对冲政策力度以及中美经贸磋商的进度。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未来中美经贸磋商的走向,受到特朗普政府政策选择的影响,应重点关注美国经济、美国国内政治压力、美国资本市场以及国际压力等因素。

5月12日,中美双方大幅对等降低关税,市场避险情绪走弱,黄金价格有所下跌。

当天,伦敦现货黄金开盘价为3298.27美元/盎司,收盘时跌至3234.79美元/盎司。

中国新闻网报道,5月13日,受国际金价跳水影响,中国多家金店足金饰品价格下调至千元以下。

其中,周大福、周六福足金饰品下调至992元/克,较前日下跌16元/克,两天跌30元/克;老庙足金饰品价格下调至987元/克,较前日下跌13元/克,两天跌32元/克。

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

责编 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