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8年成立时的化工集团发展到普药公司,再转型为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优时比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专业赛道”上精耕细作,每年投入销售额的25%以上用于持续开发创新疗法和药物,成为全球抗癫痫领导者,并在免疫系统领域独树一帜。
上世纪90年代早期,优时比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于2006年在浦东注册,并于2021年获颁跨国地区总部证书。立足上海,优时比不断引进全球创新成果,多方合作,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优时比中国总经理吴昕表示:“浦东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吸引人才、支持创新的政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生物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沃土。”
全球7大临床开发中心之一落地上海
深耕开放式创新
2022年初,优时比一款处于全球3期临床阶段的抗癫痫产品Staccato®(阿普唑仑吸入粉剂)在中国获得“突破性治疗”认定,这是该新药在全球监管机构中第一次拿到突破性疗法的认证,有望成为首个按需、一次性治疗即可快速终止活动性癫痫发作的创新疗法,也将大大加速其临床开发和申请上市的速度,惠及中国乃至全球患者。
记者了解到,注册在上海浦东的优时比中国总部,也是优时比全球7大临床开发中心之一。世界级水平的研发团队扎根于此,开展着多个全球同步多中心临床开发项目,并在中国这片创新热土上关注并寻求早期研发的合作伙伴。
吴昕介绍,作为一家创新型的生物医药企业,优时比一直以来积极开展多方合作,扩大患者价值,推动专注领域的产业升级。2007年,优时比率先将第一个新型抗癫痫药物开浦兰®引入中国,15年来,携手中国抗癫痫协会等业内专家、协会及基金会风雨同行,从城市到乡村助力提升癫痫整体诊疗水平,改善癫痫患者全病程管理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并通过一系列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提升癫痫的科普教育、纠正社会对该疾病的错误认知,希望为患者营造更友好的大环境。
推动数字化创新
多方合作打造数字化医药生态圈
优时比是业内最早与数字化生态圈领先者合作的跨国药企之一,在市场变化之初便已开始探索以数字化提升患者体验、慢病长程管理的创新方式,先后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腾讯智慧医药、镁信健康等合作伙伴开展了合作。
记者了解到,在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优时比与京东健康在一个月内完成了首个单病种疾病馆的搭建与上线,以确保慢病患者的治疗可及性。为方便医患交流、加强疾病管理,优时比携手阿里健康搭建“云端诊疗用药一站达”的服务平台,为慢病患者提供更智能更全面的闭环服务,并改善患者体验。
此外,为更好地为慢病患者提供帮助并深入了解患者需求,优时比与腾讯智慧医药联手创建首个癫痫患儿健康社区“优痫圈”,为癫痫患儿及家长提供疾病科普。“希望让所有需要的患者都能用上药,优时比携手商保合作伙伴联手推出患者支持项目,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能受益于产品的独特价值,进一步提升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吴昕表示。
对内,数字化转型已深入优时比的日常运营方方面面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早在市场快速变化之初,优时比就将财务、营销绩效管理、市场等部门重新整合为I2I部门(Insight to Impact),产生可供优时比全球共享的高质量的数据和洞见。
借助浦东良好营商环境
提升创新药物在中国首发的可能性
今年,优时比将携多款在研的和境外已批、国内尚未获批的创新药物首次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这开放式的平台上为大家展示全球创新成果。这些创新药物覆盖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骨健康和罕见病领域,包括今年年初在中国获得“突破性治疗”认定的创新药物Staccato®(阿普唑仑吸入粉剂)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后,吴昕欣喜地看到《意见》中强调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这对于上市企业,尤其是知识产权密集型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保障。
“中国是优时比全球的重点市场之一,我们非常期待浦东能加大对药物研发,尤其是对早期研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全球同步研发的创新药物在中国首发的可能性。同时,也希望浦东总部经济这张‘金牌名片’越来越闪亮,充分发挥引领区的作用,带动经济向更高能级发展。”吴昕表示。
文字:杨珍莹
编辑:吴燕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