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內蒙古精心打造8大產業集群和16條重要產業鏈,大數據產業就是其中之一。
讓我們一起走進草原雲谷,看內蒙古大數據產業發展如何從「大肚能容」到「算無遺策」。
總台記者 郎清哲:腳步、聲音、風、雨、塵、光……萬物互聯的時代,數據如空氣一般包圍每一個角落。
一秒鐘,全國產生的數據信息超100萬GB,海量的數據發揮價值,需要海量的運算。算力不夠,看視頻都卡。不過,最快只需要不到0.005秒,你的數據就可以從北京來到內蒙古。
在伺服器中,1P的算力,一秒鐘可以提供一千萬億次的浮點運算,而在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算力規模達4.8萬P,相當於2400萬台高性能計算機,這裡的算力,敞開用!
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是全國「東數西算」工程八大樞紐、十大數據中心之一,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爾新區和烏蘭察布市集寧大數據產業園,華為、阿里巴巴、快手、中國移動等70多個算力項目已在此簽約落地。
內蒙古發展算力,看似「畫風不符」,實則天時地利人和。
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位於北緯40度到42度之間,乾燥涼爽的氣候,可以讓伺服器依託自然散熱減少至少20%的能耗。
同時,內蒙古有著豐富的煤炭和綠電資源,發電量和綠電交易總量穩居全國首位。在和林格爾新區,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數據中心,綠電使用比例超80%,高耗能的算力產業,恰好為綠電消納提供了解決方案。
內蒙古建好了算力工廠,還建好了運輸算力的信息高速公路。
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已與國內25個主要城市實現直連,未來將打造「2·5·20」時延圈,即呼包鄂烏2ms、京津冀5ms、長三角20ms。
一眨眼大約需要0.3秒,數據可以從呼和浩特到上海跑七個半來回。來自全國的數據如百川奔流,匯入內蒙古。
而內蒙古的目標,不僅僅停留在能源換算力。
上游集聚十多家設備製造及半導體材料生產項目,中游落地算力項目60多個,啟動集群算力資源監測與調度平台,下游招引20多家數據加工處理企業、十多家運營運維企業以及十多個通用大模型,訓練總參數量超過萬億,這就是和林格爾新區構建的大數據產業鏈。
在內蒙古數據交易中心內,可以提供數據清洗、數據確權等服務,以及算力、數據等產品的交易,在新區里構建起一個貫穿整條產業鏈的超級市場,多渠道創收。2024年1到6月份,和林格爾新區共營收183.7億元。
發展算力的同時,內蒙古也在用好算力。在呼和浩特市智慧城市指揮中心,超過50.2億的數據量匯入城市大腦。遍布城市的感測器實時進行監測和預警,指導相關部門進行防災應急工作,智能運動地圖可以帶你找到附近的公園和體育館,享受揮灑汗水的快樂。
「算無遺策」讓更多的「亡羊補牢」變成「未雨綢繆」,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盡在「掌」握,這裡正在變成被算力改變的城市。
來自草原上的清風和陽光,變成推動科技變革的強大算力。現在,內蒙古不僅有「白雲下面馬兒跑」,更有雲上大數據的「萬馬奔騰」。未來,還將會呈現怎樣的氣象?我們一起,坐看「雲」起。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