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第一次參加全國錦標賽,奪得女子400米冠軍。在女子4×400米接力決賽中,我擔任最後一棒,可是因為年輕沒有大賽經驗,我面對山東的卜范芳(九運會400米冠軍),在接棒時超越她一路領跑,在最後15米被她超越,我們屈居亞軍。那次接力比賽的陰霾長時間在我心底籠罩著,讓我一直很抗拒跑第四棒,因為我覺得壓力太大,大家都寄望於我,我寧願用400米的單項金牌換取接力金牌。
到了2005年全運會4×400米接力,命運就是這麼巧合,當我拿到接力棒啟動的一瞬間,看著前方的卜范芳,這不是跟去年的接力一樣的形勢嗎?我要努力追上,跟在她後面,後面跟她拼速度,就這樣,我慢慢把距離拉近,一直咬牙忍著傷痛跟著她後面。眼看要衝刺了,我感覺自己追不上超越不了了,我心裡不停地跟自己說,堅持住,再堅持住,不能再像去年一樣了。
我閉著眼睛,咬緊牙關,拖著僵硬的雙腿,一直到終點。到終點我睜開眼睛,突然感覺全場安靜了,我還不知道結果如何,突然看著高麗華師姐和隊友衝過來抱著我。突然就興奮地跳起來,大師姐的眼睛也濕潤了,高師姐抱著我大聲說:「第一,我們第一,我們第一了!」我當時不敢相信,我問她:「我們第一嗎?我們贏了嗎?」我們相擁在一起,被攝影記者們包圍,享受著榮耀時刻。

十一運會時的湯曉茵(左二)
我一共參加過三屆全運會,在三屆全運會4×400米接力的項目中,我們廣東隊都奪得冠軍。每一屆的全運會都有深刻的印象,像2005年十運會,第一次參加全運會,既害怕,又想逃避;2009年十一運會,我學會了當師姐的承擔和擔當;2013年十二運會是我職業生涯在全運會的告別賽,特別珍惜和渴望。
我們三屆全運會三次戰勝實力強勁的山東隊,作為運動員來說,賽前都是聽從教練的指導安排,專註於自己的單項水平上,在訓練上彼此鼓勵和加油。比賽場上如何發揮好,我覺得一個是運動員自身的努力和拚命,另外一個是教練員的精準部署。教練員會根據接力隊員的實際狀態和情況,還要猜測山東隊隊員的棒次,必要時會臨時採取調整我隊的人員棒次。
我的啟蒙教練是廣州市花都區體校的周譚英教練,我是在參加鎮上的小學生田徑比賽上被周教練發現的。在我的體育生涯中一共有8位教練員,他們分別是:周譚英指導、方枝雲指導、潘鴻圖指導、鄒建成指導、馮志全指導、沈孝智指導、鍾少婷指導、張增惠指導。每一位在我的體育道路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環扣一環把我培養成一名全運冠軍、亞洲冠軍。

廣州亞運會時的湯曉茵
回想我的運動生涯,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幸運的,我在訓練場上的付出,都得到相應的回報。我的啟蒙教練周指導說過,其實她選我的時候是頂著很大的壓力,因為她也是剛退役沒多久,在所有老教練的眼中,都覺得她選的這顆苗子並不好,又瘦又矮,她唯獨看上我跑步的姿勢和動作,輕盈向前,也堅信自己的眼光,同時更希望我能夠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而我選擇走上體育這條路是因為我的父母覺得我身體比較差,希望我練練體育,鍛煉一下,增強體質,我完全沒有想過會在以後走上專業運動員這條路。沒過多久廣州市體校的方枝雲指導就來花都區體校選材,把我選上去市體校進行訓練了,在她的培養下,她把我輸送到省體校鄒建成指導那裡進行訓練,然後2002年省體校的鄒建成指導又把我輸送到二沙省隊進行訓練。在恩師馮志全指導的栽培下,2002年的廣東省省運會上我一舉奪得4塊金牌,迎來我人生中第一個輝煌時刻。在我的運動員生涯中,既享受了成功的喜悅,飽受了傷病的痛,也嘗到了失敗的苦,有高光時刻也有低谷時期,跌倒了又重新爬起來。從當年師姐們眼中的小屁孩,到教練、師弟師妹們眼中的大姐大。我感謝自己一直沒有放棄,一直都在為自己的價值而努力與堅持,感謝自己當年的不服輸和牛脾氣!

廣州亞運會時的湯曉茵
十五運會是廣東首次與香港、澳門聯合舉辦,我對這屆全運會既期待又期盼。以前在香港、澳門參加過國際賽事,感受過當地舉辦賽事的時尚感,他們對賽事的統籌和安排都非常人性化和多樣化。粵港澳給人的感覺就是時尚、潮流,所以我特別期待共同舉辦的十五運會給我們帶來的視覺展現!目前因為在五邑大學擔任教師一職,有教學任務在身,所以對於這屆全運會,我只能是以一名體育愛好者的身份,通過網路時刻關注各項賽事,關注我們廣東的健兒們。我希望廣東田徑隊在十五運會能夠取得好成績,每個項目都有突破,無論個人項目還是接力項目,廣東田徑隊的師弟師妹都能夠圓夢全運,廣東田徑隊能夠再續輝煌,多拿金牌。
文丨湯曉茵 記者劉毅 整理
圖丨受訪者提供
個人檔案
1985年出生於廣東廣州,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運會女子4×400米接力冠軍,唯一一位全運會女子4×400米接力連續三屆金牌得主。

編輯:龔衛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