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四川省人工智慧產業鏈鏈長辦公室(四川省科學技術廳)主辦的「開啟大模型•遇見機器人」——四川省人工智慧產業鏈產品發布會在成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工智慧領域權威專家,省內外有關企業、科研院所、投融資機構、商協會等近1000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四川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蓬勃態勢。

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產品發布和展示環節堪稱一場技術與視覺的盛宴。來自綿陽樂聚公司的夸父機器人主持發布會,這也是國內首款搭載鴻蒙系統的人形機器人。來自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的人形機器人「大聖」在成都各個地標跑酷打卡,機器狼群有效應對各種複雜環境。來自四川天鏈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形機器人Tina,以高度精準性靈敏執行各項家務,舉重機器人T1pro則現場舉重100KG啞鈴。來自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工業機器人,現場展示機器手臂按指令取杯、接開水、泡茶的精密動作。布法羅機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腦機版下肢步行外骨骼機器人,展現了「腦機介面+外骨骼機器人」造福高位截癱患者的感人瞬間。

現場,教育、購物、醫療、民生、製造、智慧家電等領域大模型也依次亮相。從先進位造產線的神經重構,到智慧家居的生態創建,再到數字化政務治理,人工智慧正加速滲透經濟社會各領域各環節,相信不久之後,四川本土大模型集群必將大放異彩。

在政策發布環節,四川省人工智慧產業鏈鏈長辦公室發布了《四川省促進人工智慧產業鏈發展若干政策》,計劃3年投入12個億,全力打造「科技攻關更聚焦、場景開放更豐富、算力供給更普惠、產業生態更完善」的人工智慧發展環境,推動產業加快發展壯大。

會上,四川省還集中籤約了一批通用大模型、機器人、集成電路、算力設施、算電融合、數據標註等重大項目,不僅為產業發展添磚加瓦,更能惠及社會民生,讓智能生活早日照進現實。
活動還進行了智能機器人產品集中展示。設置「智體空間·AI運動場」「愈見未來·AI生命艙」「靈感共生·AI創想館」等6大場景展區和「未來漫遊·AI互動島」1個互動區,全方位呈現AI技術在各種生活場景中的創新應用,以互動體驗激發公眾對AI技術的興趣,推動AI領域的科普宣傳和產品推廣。

紅星新聞記者 王俊峰 攝影記者 楊譯焮
編輯 成序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