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開門紅」!滬科學家成果登上Nature:發現農業「後綠色革命」基因

2025年01月30日06:40:16 科學 6598

蛇年「開門紅」!滬科學家成果登上Nature:發現農業「後綠色革命」基因 - 天天要聞

蛇年「開門紅」!滬科學家成果登上Nature:發現農業「後綠色革命」基因 - 天天要聞

今天(30日)是大年初二,來自上海的科學家聯合團隊迎來了乙巳蛇年的「開門紅」!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林鴻宣院士研究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林尤舜研究團隊合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了在水稻耐鹽鹼和耐高溫研究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引發的糧食安全問題提供了新策略。

這支「強強聯手」的申城科研團隊首次提出了一個概念:精準調控植物激素「赤霉素」到最佳中等水平,是「魚和熊掌兼得」——同時提高水稻鹼-熱抗性和產量的關鍵。研究人員還發現一個長期以來被忽視的、有潛力的「後綠色革命」基因「att2」,它可以微調赤霉素到最佳中等水平,從而有望進一步提高半矮稈綠色革命水稻品種的鹼-熱抗性和產量。

20世紀60年代開始,通過「綠色革命」基因(sd1、rht1)對穀類作物赤霉素(一種植物激素)濃度或信號的調控,實現了水稻和小麥的半矮化育種,賦予了它們抗倒伏性。在大量施用化肥下,穀物產量大幅提高,引發了農業「綠色革命」。過去幾十年里,半矮稈綠色革命品種在全球廣泛種植,一定程度上確保了糧食安全,然而它們的環境適應性相對較低。

由於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氣候變暖,加劇耕地鹽鹼化,導致作物大幅度減產量。因此,迫切需要挖掘作物中耐鹽鹼、耐熱基因,開發集強抗逆和高產於一體的新型綠色革命作物品種,以滿足在氣候變化的大環境下未來人口增長對糧食更大的需求,這對於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研究團隊經過六年多的努力,成功分離克隆了水稻鹼-熱抗性基因att1、att2,闡明了它們調控耐鹽鹼、耐熱的新機制。

蛇年「開門紅」!滬科學家成果登上Nature:發現農業「後綠色革命」基因 - 天天要聞精確調控赤霉素水平同時提高籽粒產量和抗逆性的模型

「研究發現,在正常條件下,適當提高半矮稈綠色革命水稻品種的赤霉素含量到最佳中等水平,可以進一步提高產量。」林鴻宣院士解釋,「而在逆境脅迫條件下,水稻的內源活性赤霉素水平會降低,通過精準調控水稻品種的活性赤霉素水平到中等水平,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脅迫帶來的產量損失。」

新民晚報記者了解到,在機制解析的基礎上,研究提出兩種微調赤霉素到中等水平的方法——一是通過對att2的遺傳工程改良來提高att2的表達量或增強att2的功能,「因為att2的功能比att1弱,更適合用於精準調控活性赤霉素水平」;二是外源施加適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赤霉素「920」), 可以減少逆境脅迫造成的產量損失。

林鴻宣院士說,這些方法有望在水稻、小麥、玉米等主糧作物的育種改良中發揮重要作用,不僅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維持其在鹽鹼、高溫等不利環境下的產量穩定,還可以在正常田間條件下進一步提高穀物產量。

「這些研究結果為育種家培育『高產高抗』作物新品種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同時也為大面積鹽鹼地的開發利用提供新的策略。」他指出。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犧牲太大!美國59歲女宇航員被抬出艙,身體機能出現明顯變化 - 天天要聞

犧牲太大!美國59歲女宇航員被抬出艙,身體機能出現明顯變化

時隔九個月,滯留在天空中的兩位宇航員終於返回地球,並且成功落地。所有人都為這一消息開心不已,然而,滯留在天空中的九個月,對宇航員身體的機能卻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為長時間生活在失重環境下,59歲的女宇航員蘇妮塔·威廉姆斯在落地後只能被抬出艙,
深海科技+機器人 國產裝備登國際頂刊 機構看好這些產業環節 - 天天要聞

深海科技+機器人 國產裝備登國際頂刊 機構看好這些產業環節

《科創板日報》3月20日訊(編輯 宋子喬) 見慣了會空翻、會越野的陸上機器人,能在水下作業的機器人是什麼新物種?3月20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研究團隊聯合中科院深海所、浙江大學,歷經6年共同研發的深海小型多模態機器人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頂刊《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該機器...
央國企大模型落地困局,正被科大訊飛逐一解開! - 天天要聞

央國企大模型落地困局,正被科大訊飛逐一解開!

3月19日,ID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科大訊飛在央國企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中佔據首位,領先百度和阿里等互聯網巨頭。這份僅以純大模型能力維度統計的報告,揭示了AI賽道的全新競爭法則:在央國企這個戰略高地....
人形機器人與機器狗亮相武漢引圍觀 - 天天要聞

人形機器人與機器狗亮相武漢引圍觀

3月20日,一款人形機器人與一款四足機器狗亮相湖北省圖書館數智楚天創閱空間,引來不少讀者圍觀與互動。圖為人形機器人在圖書館內行走。馬芙蓉 攝圖為讀者與人形機器人握手。馬芙蓉 攝圖為人形機器人亮相湖北省圖書館引圍觀。馬芙蓉 攝圖為人形機器人與四足機器狗亮相湖北省圖書館。馬芙蓉 攝圖為人形機器人亮相湖北省圖書...
巴奴創始人回應「碰瓷」海底撈:尊重的對手還是海底撈 - 天天要聞

巴奴創始人回應「碰瓷」海底撈:尊重的對手還是海底撈

3月20日,央視新聞發布關於巴奴創始人杜中兵的採訪。採訪中,主持人問杜中兵,有人說巴奴的宣傳語是在「碰瓷」海底撈,你怎麼看?杜中兵表示,「我內心的想法很簡單,在合法合規、尊重對手和行業秩序的前提下,只要能讓這個行業、讓競爭對手、讓自己變得更好,這些方式都值得鼓勵。健康的比較和競爭能推動我們做得更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