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楸」這一名字或許不為眾人所熟知,但對於清江鶴來說就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孩提放牛時代的清江鶴,沒少被刺楸樹上那尖尖的硬刺所「傷」過,至今還記憶猶新。
圖片01~02):刺楸樹葉
刺楸是一種「長相古怪」的樹種。雖然它的周身長滿尖刺,但它樹榦通直枝葉盡美,葉色濃綠青翠,集藥用,觀賞,食用價值於一體,引起了不少植物愛好者和園藝種植者的關注與青睞,漸入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之中,發揮它獨特的魅力與價值。
《中國綠色時報》中有一首詩是描述「刺楸」的:傲世鋒芒一刺楸,紋理超群材難求。棘刺拒鳥千里外,墨綠掌葉蔭如蓋。嫩芽初放報春曉,時令野菜美佳肴。濟世於民總關情,一枝一葉入本草。
圖片03~04):刺楸樹上的尖刺
本期圖文,我們就以「刺楸」為話題,與各位親們各位老師重點關注和聊聊關於刺楸的相關知識。希望通過本文分享,帶您一起走進刺楸的世界,深入了解刺楸的基本生物學特徵,探索其豐富的藥用與食用價值,以及獨特的觀賞魅力。希望你喜歡並積极參与互動評論,轉發分享本期圖文。
刺楸是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傘形目五加科多蕊木族刺楸屬多年生落葉喬木植物:
「刺楸」別稱「鼓釘刺」「刺楓樹」「刺桐」「雲楸」「茨楸」「棘楸」「辣楓樹」「鳥不宿」等。屬於五加科刺楸屬多年生落葉喬木植物。
圖片05~06):刺楸地上植株與花
刺楸的田間株高約10~30米,最高可達35米左右,胸徑可達70厘米以上。
刺楸的樹皮呈暗灰棕色,小枝淡黃棕色或灰棕色,散生粗刺,刺基部寬闊扁平。
刺楸葉片紙質,在長枝上互生短枝上簇生。葉片圓形或近圓形,直徑9至35厘米,掌狀5至7淺裂,裂片闊三角狀卵形至長圓狀卵形。葉柄細長無毛。
刺楸圓錐花序大,花白色或淡綠黃色,果實球形,直徑約5毫米,藍黑色。花期7~10月,果期9~12月份。
圖片07~08):刺楸嫩芽
刺楸喜光稍耐陰,喜土層深厚、濕潤的酸性土和中性土壤,耐寒抗旱,抗病蟲害能力強。它多生長於陽性森林、灌木林中和林緣,水濕豐富、腐植質較多的密林,向陽山坡,甚至岩質山地也能生長。
刺楸分布廣泛,北自東北,南至廣東、廣西、雲南,西自四川西部,東至海濱的廣大區域內均有刺楸分布。除野生刺楸外,也有人工栽培出來的刺楸存在。
刺楸有「清熱祛痰,收斂鎮痛」的功效:
圖片09~10):老樹刺揪
刺楸在藥用方面有著悠久的運用歷史,據《四川中藥志》中記載,刺楸可散血、清熱、除風濕,治療腸風下血、跌打損傷及風濕骨痛等症。
《中國植物志》第54卷中載刺楸:民間草藥,有清熱祛痰,收斂鎮痛的功效。
刺楸的樹皮常用於緩解腰部酸痛癥狀,尤其是與雞血藤、絡石藤等藥物一起複配使用以後,能有效緩解風濕痹痛所引起的身體不適。《陝西中藥志》中載刺楸:樹皮祛風除濕,消炎止痛,可用於跌打損傷,風濕麻木,關節炎等。
圖片11~12):刺楸花與葉
刺楸的樹根可發散行血,起到消腫止痛效果,當出現跌打損傷、癰疽、腫痛等癥狀時,可將刺楸搗爛敷在患處進行治療。
這個功效在《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刺楸,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滇本草》中也說刺楸:治癰疽發背,無名腫毒。
刺楸的樹皮還具有很好的殺蟲止癢功效,常用於改善疥癬以及皮膚瘙癢等病症。
刺楸的葉是一種能入脾經和胃經的中藥材,可調理脾胃,提高脾胃消化功能,對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反胃吐酸等都有調理作用。
圖片13~14):刺楸的幼嫩組織
《中藥大辭典》中說「刺楸」:樹皮苦辛,平。入脾胃經。祛風除濕,殺蟲活血。治風濕痹痛,腰膝痛,癰疽,瘡癬。對刺楸的藥用價值作了一個「囊括」說明。
現代研究還發現刺楸的種子含有枸櫞酸和鹼鹽成分,可用於治療腎臟病、濕性腹膜炎、外腫性腳氣病等。
刺楸是由來已久的「高鈣」野蔬菜:
刺楸的嫩葉可以食用,雖然其食用方式並不廣泛,但在一些地區,人們會採摘刺楸的嫩葉作為野菜食用,其口感獨特,營養豐富。
圖片15~16):刺揪嫩芽
《救荒本草》中載「刺楸」:生密縣山谷之中,樹高大,皮色蒼白。上有黃白斑紋,枝梗間多有大刺,葉似楸葉而薄。救飢,采嫩芽,葉煠熟,水浸淘凈,油鹽調食。
實際上,刺楸芽的吃法與「刺老苞」「香椿芽」等「樹菜」的吃法基本一致,可參考處理。
據相關資料顯示:刺楸芽(葉)中富含蛋白質,粗纖維,胡蘿蔔素,礦質元素,含鈣量比較高。每100g刺楸芽植體中,鈣營養的含量可高達495毫克,是妥妥的一款高鈣「樹」野菜。不僅食用風味獨特,而且還有養顏美容的保健功效,是葯食同源的野「樹」菜。
圖片17~18):「開傘」的刺楸嫩芽
目前東北產的「刺楸」己作為「名菜」出口到韓國,東南亞等地。由於資源少產量低,所以出口價格也是不菲的。
刺楸俊秀淡雅花葉俱佳,氣味芳香清麗動人,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
刺楸不僅具有豐富的藥用和食用價值,其觀賞綠化價值同樣不容忽視不容小覷。
刺楸樹榦聳直,葉大枝疏,是花葉俱佳的觀賞樹種。其葉片寬大,春季青翠碧綠,秋日鵝黃艷麗,遠遠望去,整個樹冠一片金黃,魅力四射。刺楸的花俊秀淡雅,氣味芳香,精巧別緻,清麗動人。
圖片19~20):刺楸
刺楸果實造型奇特,宛如藍黑色的珍珠,與鵝黃葉片相互交織,煞是好看。
因此,刺楸常被用於公園、廣場、路旁等綠化場所,是很多綠化景觀之地十分重要的園林觀賞樹種。
還有的地方,將刺楸植於地埂上,作「綠籬」防野豬等破壞莊稼,防「賊」人偷盜種植作物,效果非常不錯。
刺楸的材質非常好,很多高檔傢具,樂器,工藝品都以刺楸為原料,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鐵路的枕木也是刺楸木,可見種植刺楸的經濟效益也是非常不錯的。
圖片21~22):刺楸花與刺
「刺楸與蛟龍」趣味故事和「樹言樹語」: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生長著一片鬱鬱蔥蔥的刺楸林。不僅景色優美,更是附近村民們心中的聖地。因為這片刺楸林由一位神秘的守護神所庇護,而這守護神,就是傳說中的蛟龍。
蛟龍,這一神秘生物,在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它通常被描繪為擁有蛇的形體和龍的鱗片,能在水中自由穿梭,甚至飛騰於雲霧之中。蛟龍的出現,往往預示著風調雨順和五穀豐登。
圖片23~24):刺楸樹
有一天,天空突然烏雲密布,電閃雷鳴。村民們驚恐萬分,紛紛躲進家中。
就在這時,一道閃電劈下,一條巨大的蛟龍從雲層中躍出,落在了刺楸林中。村民們驚訝地發現,這條蛟龍並沒有傷害他們,而是靜靜地躺在刺楸樹下,彷彿在休息。
村民們小心翼翼地接近蛟龍,發現它的身上布滿了傷痕。原來,蛟龍在穿越雲層時,不慎被天雷擊中,受傷墜落。刺楸林中的刺楸樹,以其堅韌的枝幹和茂密的葉片,為蛟龍提供了一個養生避難之所。
圖片25~26):刺楸樹
隨著時間的推移,蛟龍的傷勢逐漸好轉。它開始與村民們交流,並表達了對刺楸林的感激之情。村民們也發現,自從蛟龍來到刺楸林後,這裡的天氣變得更加宜人,莊稼也長得更加茂盛。
蛟龍與村民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它時常化作人形,與村民們一起勞作、歡歌笑語。每當刺楸林遇到困難時,蛟龍總會伸出援手,用它的力量保護這片神聖的森林。
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有一天,蛟龍告訴村民們,它必須回到天庭繼續履行它的職責。村民們雖然不舍,但也知道這是蛟龍的使命。在蛟龍離去的那天,整個刺楸林都籠罩在一片悲傷之中。
圖片27~28):刺楸老樹上的尖刺
蛟龍在離去前,留下了一段預言:「刺楸林將永遠受到我的保護。只要你們善待這片森林,它就會永遠繁榮昌盛。而你們也將因為這份善行,得到上天的庇佑。」
自那以後,村民們更加珍視這片刺楸林,他們與刺楸、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共同守護著這份珍貴的遺產。而蛟龍與刺楸林的傳奇故事,也成為了村民們代代相傳的佳話。
寫在最後面的結語:
刺楸以其獨特的生物學特徵、豐富的藥用價值、食用價值以及靚麗的觀賞價值,成了植物資源之中一顆璀璨明珠。
圖片29~30):刺楸入葯治風濕麻痹關節炎
未來,隨著人們對刺楸認識的加深,相信它將在更多領域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與價值。讓我們共同期待,刺楸在未來能夠為人類帶來更多的驚喜與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