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程健
希望小屋,托起無數社會散居孤兒的夢想;希望小屋,匯聚八方有志之士的力量;希望小屋,承載萬千愛心人士的希望……
「這還是我們的房子嗎?」「我特別喜歡這間小屋,以後要在這裡好好學習」……
今年「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放學歸來的申申(化名)姐妹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和興奮,昔日破舊的房間像被施了魔法一樣,變得煥然一新。
嶄新的書桌、寬敞的書櫃、乾淨的衣櫥、明亮的窗戶……對於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申申姐妹而言,這間乾淨整潔的小屋不僅是一份特殊的六一「禮物」,更是她們奔赴夢想的希望所在。
曾經申申姐妹倆一直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祖父母年事已高,且均患有疾病,家庭的重擔讓兩位老人無力為孫女創造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一直以來,能有一間小屋、一張床、一張書桌和書架是申申姐妹倆的夢想。如今,這間為姐妹倆量身打造「夢想小屋」,不僅改善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環境,也在心理上為她們築起一座「愛的城堡」。
今年3月,共青團臨澤縣委通過前期摸排、入戶走訪,最終將申申姐妹確定為受助對象,並於5月開始確定改造方案,依託原有住房,對頂面、地面、牆面進行施工改造,從嚴把關施工材料、傢具和物品質量,保證床、書桌、衣櫃、書架、檯燈、窗帘配備到位。
「這裡是我們的書桌,平常我們都在這裡學習,書架上有喜歡看的書籍,我們特別喜歡林沖和魯智深,想像他們一樣勇敢……」「這邊是我們的榮譽牆,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地方,有從小到大獲得的獎狀,這2枚金牌是我今年在學校舉行的運動會上贏得的……」站在自己的小屋裡,姐妹倆熱情大方地給大家介紹著。
「房間改造後,孩子們很開心,每天中午回來後都在房間里休息,周末也在裡面看書,學習的勁頭更足了,這間小屋真的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申申爺爺感激地說。
「希望小屋」建成後,共青團臨澤縣委還堅持把持續跟蹤關愛、服務作為「希望小屋」項目的下半場,通過愛心志願者與受助對象建立一對一、多對一幫扶關係,定期上門了解姐妹倆的學習情況、檢查小屋衛生、送來生活和學慣用品、心理疏導,確保志願服務不斷檔。
「希望小屋」源於共青團甘肅省委為深入落實「愛心甘肅」工程建設大會要求,大力實施「愛心扶孤」行動,貫徹省委群團工作座談會精神,組織實施的「希望小屋」蒲公英計劃公益項目(第一批)。2023年9月,團省委安排部署募集社會資金1126003.14元,在全省範圍內組織實施了該公益項目,重點針對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8至14歲社會散居孤兒,依託原有住房打造獨立學習生活空間,並配套愛心志願者結對幫扶,探索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相結合的新模式,促進實現從「小屋煥新」到「精神煥彩」的轉變。
滴答滴答,時針轉動到今年6月3日。這一天,在夏河縣甘加鎮,卓瑪(化名)的小屋動工了。
卓瑪是一位9歲的女童,父親在車禍中喪生,母親在一場事故中意外身亡,目前,和爺爺相依為命地生活著。
在走訪卓瑪一家過程中,映入眼帘的是一間藏式小平房,房間布置稍顯凌亂,各種瓶瓶罐罐擺滿了桌面,角落裡布滿了灰塵,臉盆、暖壺隨意散落在地面上,她和爺爺晚上睡在一張狹窄的小床上。因為家庭的變故,年僅9歲的她無法享受到和同齡人一樣「溫暖的小屋」。看著卓瑪窘迫的居住環境,工作人員一致認為要爭取一間屬於她的獨立空間。
在二次走訪考察過程中,通過認真核對信息、測量擬建設房間、與執行方反覆商量,在徵得卓瑪爺爺同意後,決定將閑置的廢舊廚房改為「希望小屋」。
7月2日,一間承載著諸多愛心人士的「希望小屋」建成了,卓瑪紅撲撲的小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走進小屋,天空藍的吊頂、實木牆面板、寬闊的大床讓房間顯得異常溫馨。卓瑪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學習空間,也可以大聲邀請小夥伴來小屋一起學習、玩耍……
「希望小屋」名為希望的小屋,這四個字承載了共青團對社會散居孤兒的關心和關愛,承載了像卓瑪這樣家庭的希望。
「希望小屋」蒲公英計劃公益項目實施過程中,全省各級共青團組織高度重視項目推進的全過程和各環節,積極聯合教育、民政、鄉鎮準確選定受助對象,因地制宜靈活配套設計項目內容,科學合理使用項目資金,工程質量及改造效果得到了絕大多數受助對象及家庭的充分認可。目前,全省89個希望小屋全部完成環境改造和硬體設施配備,並已投入使用。
小屋煥新只是載體,唯有精神煥新才能真正幫助社會散居孤兒破繭成蝶。未來,共青團甘肅省委將繼續組織實施「希望小屋」蒲公英計劃公益項目,匯聚各方愛心與力量,深化育人實踐,紮實開展後續志願服務活動,幫助更多像申申、卓瑪一樣的孩子猶如蒲公英一樣,堅強、勇敢、自信,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