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大s在日本家族旅行中猝逝的消息登上各大媒體頭條。
文丨關珺冉
編輯丨漆菲
2月5日下午,中國台灣藝人徐熙媛(大s)的骨灰由私人包機,從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運回中國台灣。兩天前,其家屬發文證實,她因「流感並發肺炎」去世,享年48歲。
綜合台媒消息,大s抵達日本一兩天後便出現劇烈咳嗽,直到2月1日轉入大醫院才確診為a型流感(甲流)。流感引發了肺炎,送醫搶救後未裝ecmo(體外膜肺氧合)就離世,醫生寫下的死因是敗血症。
農曆新年,大s在日猝逝的消息登上中日韓三國媒體頭條。事實上,日本流感疫情自今年1月中下旬開始從高峰轉緩,但醫界依然發出警告:目前多以甲流為主,接下來有b型流感(乙流)甚至新冠病毒再度傳播的可能性。
有中國遊客取消赴日行程
大s猝逝的消息傳回中國台灣,引發當地搶打流感疫苗的風潮。新北市衛生局表示,2月3日流感疫苗接種達11552人,為今年以來單日最高值。台南市當天短短三小時內,僅剩的7000多劑疫苗被預約一空,撥電詢問疫苗或前來接種的人數較平日增加20%。
36歲的台灣公務員顏女士得知大s病逝後,感到震驚之餘,也意識到注射疫苗的重要性。她坦言,「我每年都會打一次,家裡又有小朋友,加上年中或年底都會出國旅遊,這種保護措施是必要的。」
中國社交平台上,很多已經赴日旅遊的人開始交流應對流感的信息。有人分享了自己在日本求醫的經歷,有人呼籲赴日前一定要提前購買保險且盡量佩戴口罩,剛抵達日本的遊客則焦急地詢問其他人有沒有多餘的流感特效藥。
準備赴日旅遊的遊客也紛紛留言:「日本流感期間能去旅遊嗎?」「預訂好的日本行程到底要不要退?」「要不是大s在日本病逝,真沒想到現在日本流感情況這麼嚴重!」
有些人乾脆取消了最近的赴日行程。一名網友在小紅書上寫道:「大s因流感去世,家人給我轉來視頻,說『日本很多學校停課了』『買不到葯』。在家人的勸說下,我放棄了3月初的赴日行程。」
日本這一季的流感,是1999年採用當前統計方法以來感染人數最多的一次。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1月31日的數據,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累計流感病例達到約952.3萬人。從各都道府縣來看,在2025年開年第四周(1月20日至26日),接診人數最高的分別是山形縣、新潟縣、石川縣、沖繩縣。
◆日本這一季的流感,是1999年採用當前統計方法以來,感染人數最多的一次。
在神奈川縣鎌倉市某綜合醫院,醫務人員和患者早就戴上了口罩,以防院內流感病毒交叉感染。該醫院的內科急診室醫生山田(化名)告訴《鳳凰周刊》:「內科門診中一半以上的患者是由於感染了流感病毒及新冠病毒前來就醫的,醫院的600張床位已經非常緊張。一般我們會接收血氧低於90%、有呼吸問題,或引起肺炎的患者住院。」
山田介紹說,他所在的急診室以往多接收因交通事故受傷的患者,「醫院病床需要一定的周轉率,暫無生命危險的患者會被及時安排出院」。
不少日本專家提到,這一季的流感特點是傳染性高。「主要癥狀是高燒達到38度以上,伴隨著關節疼痛和頭痛。除此之外還伴有噁心、嘔吐等胃部不適癥狀。」
這一季感染人數之所以快速增加,也是由於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導致人們對各種病毒的免疫力下降,群體免疫尚未實現。
不過,在大s一家赴日旅遊前夕,日本的流感病例已呈下降趨勢。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2月3日的數據,1月20日至1月26日這一周,按照日本約5000家醫療機構通報的流感患者人數,每家醫療機構平均為11.06人,比一周前減少了7.32人。
多名春節期間赴日旅遊的中國遊客表示,東京街頭並未感到所謂「流感大暴發」的危機感,大部分路人也沒有佩戴口罩。一名與大s同期前往箱根的遊客告訴《鳳凰周刊》,如果包車出行,基本能杜絕同社會面的接觸,帶孩子的家庭更應該考慮這種方式。「此外提前準備好抗流感的藥物,在機場和地鐵等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到酒店勤洗手,基本問題不大。」
外籍患者增多,謹防「雙重感染」
談到近來流感肆虐,日本醫療法人社團五良會理事長五藤良將給出另一個解釋——因外國遊客增多,流感疫情提前一個月左右就開始在日蔓延。 「甲流一般從12月中旬開始流行。但2024年一直到10月都是溫暖天氣,11月突然轉冷,導致像a(h1n1)pdm09亞型流感毒株這樣的高傳染性病毒快速傳播開來。」
◆日本專家分析認為,因外國遊客增多,流感疫情提前一個月左右開始蔓延。
從去年聖誕季開始,日本醫院裡的外籍患者明顯增多。在東京千代田區的一些診所,約八成患者是外籍。當地醫生說,「因為語言障礙,與外籍患者的溝通時間較長,同時需要對就診費用做出詳細解釋。因此,外籍患者的看診時間會比普通患者多出兩至三倍。」
◆從去年聖誕季開始,日本醫院裡的外籍患者明顯開始增多。
1月28日,山田所在醫院的急診科接診了一位50多歲的台灣患者。春節期間,該患者在日本滑雪時突然暈倒。「他的家屬呼叫了急救車,熟悉情況的急救人員將他送到了我們醫院。」山田說,「經過接連幾日的自駕和泡溫泉後,該男子出現了噁心嘔吐的現象,在我們給他拍完片子後,發現有腦梗的跡象。」
亦有日本醫界人士提醒說,雖說當前甲流患者數量有所減少,但乙流仍可能繼續蔓延,需要小心危及生命的「雙重感染」。埼玉醫科大學醫學中心感染科教授岡秀昭表示,「雖然這種概率較低,但它是一種致病性高且兇猛的疾病。一些人在感染流感或新冠病毒後,會導致繼發感染和細菌感染。細菌非常兇猛,即使是體力相對較好的人也會危及生命。」
◆日本醫生提示,未來乙型流感仍有可能蔓延,也要小心危及生命的「雙重感染」。
導致大s死亡的敗血症亦與此相關。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居旻傑表示,細菌或者是真菌感染以後引起的敗血症,專業叫做膿毒症或是感染性休克。「因為她本身基礎情況較差,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如果再合併其他一些細菌或真菌感染,特別是肺部,病因的控制就比較困難。」
世界膿毒症聯盟統計,全世界每2.8秒就有一個人因膿毒症離世,如果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很高,膿毒性休克的死亡率在50%-60%。
醫院床位短缺,排隊等火葬
一位自稱帶大s一家赴日旅遊的導遊在與友人的對話截圖中透露,大s在日本期間曾三度進出醫院,但都被「送了回來」,沒有留醫治理,結果在2月1日半夜就「不行了」,最終於2月2日早上7時去世。此人還說,2月1日疑似因箱根小醫院無法確認病情,改送到一間大醫院,才確診甲流。
對於箱根小醫院無法確診病情一事,山田向《鳳凰周刊》解釋道:「小醫院沒有像ct檢查時用的那種大型醫療設備。醫生如果觀察到患者已是重症,需要進行更專業的檢查,會直接建議患者前往大醫院就診。」
流感高發期,一些醫療機構和藥店曾出現治療藥物庫存短缺的情況。
元旦期間,愛媛縣松山市的一家配藥藥房里,藥劑師後藤為流感患者開出的處方葯數量是平時的四倍。口罩、溫度計和降溫貼等商品的銷量比往年增加了兩至三成。「我們店已經無法保證隨時能拿到葯了,周圍的藥店也是如此。包括普通感冒藥還有化痰葯等,供應都延遲了。」後藤說,「那些非處方的感冒藥、解熱止痛藥等原本是供應充足的,但從去年年底開始,葛根湯變得供不應求,元旦期間賣完了,至今依然缺貨。」
今年1月8日,日本最大仿製葯企業澤井製藥通知醫療機構,將暫時停止供應流感治療藥物「達菲」的仿製葯:「未能確保藥物的穩定供應,我們深感抱歉。」儘管年末年初該工廠持續運轉,但面對激增的訂單,產能難以跟上需求。
由於仿製葯供應中斷,生產原研葯「達菲」的中外製葯也不得不限制出貨。此外,鹽野義製藥的「速福達」以及第一三共製藥的「inavir」等藥品也採取了供貨調整措施。
在患者數量持續增加的情況下,藥品供貨受阻,部分醫療機構甚至出現庫存耗盡的情況。山田向《鳳凰周刊》透露,他所在醫院開流感葯有著嚴格的要求,不能輕易開藥。「患者需要確診流感後才能開流感葯,暫時無法為沒有癥狀或者普通感冒患者開流感葯。」
神奈川縣立保健福祉大學高級研究員坂卷弘之指出,「大型藥店等採購能力較強的機構可能訂購了超額藥品……因過量採購導致其他醫療機構和藥店藥品短缺,流通模式存在問題,最終使患者利益受損。」
但隨著流感患者減少,流感藥物的短缺問題自1月中旬以來已得到緩解。
◆隨著流感人數減少,流感藥物的短缺感也迅速緩解。
另一個問題是,在東京的醫院裡,因流感暴發,像大s這樣遠距離的急救患者請求增加,一些醫院甚至出現了病床短缺的問題。
東京八王子市南多摩醫院從去年12月開始,因流感引起的發熱患者數量急劇增加。截至1月中旬,該醫院收到大量來自東京市中心、山梨縣和神奈川縣的患者。
「從1月23日起,醫院一度無法接收送來的急診病人了。」該醫院副院長關裕介紹說,「目前接收流感患者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但即使是康復的患者,恢復健康仍需要一段時間,不能立即出院。因此,醫院床位短缺的情況預計會持續一段時間。」
◆因流感爆發,一些醫院甚至出現了病床緊張的情況。
在一些流感疫情「重災區」,由於死亡人數增加,還出現了排隊等火葬的情況。
「以往,死亡人數在12月和1月會有所增加,但去年底到今年初尤其多。」靜岡縣濱松市一處殯儀館的負責人介紹說,「火葬通常在死後兩天進行,但今年1月被推遲一周左右。20多個太平間已經滿了。」
來自綜合性社團組織火葬研究所的調查顯示,從去年12月至今,日本全國範圍內的火葬數量均有所增加,特別是關東地區,有時需要等待10天至14天才能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