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體眾多器官中,膽囊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它靜靜躺在肝臟下方,負責儲存和濃縮膽汁,幫助消化脂肪。如果膽囊出現一些「動靜」,醫生就可能建議切除膽囊。
那麼,當膽囊出現問題時,我們真的就到了和它說再見的時候了嗎?
默默耕耘的梨形器官,一旦生病不可輕視
膽囊,一個位於肝臟下方的小小梨形器官,它的主要任務是儲存和濃縮肝臟產生的膽汁。它如同一個默默在背後支持身體正常運轉的「老友」,在適當的時候,比如吃飯時,它會釋放膽汁幫助機體消化食物中的脂肪。
如果膽囊生病了,人體會感受到明顯不適,這通常與膽汁的流動和成分有關。最常見的原因是膽結石阻塞了出口,導致膽汁不能正常流出,從而引發炎症,這種情況稱為膽囊炎。
當膽固醇過高或者膽汁酸鹽、卵磷脂減少時,就可能形成結石,這是最常見的病因。除了結石外,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膽囊生病,比如膽管阻塞、腫瘤、嚴重疾病和某些感染。具體來說,常見的原因有——
膽囊結石:膽囊結石是膽囊中形成的固體結晶體,可能導致膽囊炎、膽管梗阻等併發症。
膽囊息肉:膽囊息肉是膽囊壁上的小肉狀突起,大多數息肉沒有癥狀,如果直徑超過1厘米,就需要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手術治療。
膽囊炎: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膽囊疾病,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膽囊炎通常表現為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和發熱;慢性膽囊炎癥狀較輕,可能僅有消化不良或上腹部不適,是一種長期反覆發作的膽囊炎症。
膽囊癌:膽囊癌是發生在膽囊的惡性腫瘤,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癥狀,晚期可能出現腹痛、黃疸和體重下降等。這是最嚴重的一種膽囊疾病,雖然罕見,但長期結石刺激可能會增加患病風險。
膽石症:膽石症是指膽囊或膽管中有結石存在,可能導致膽絞痛、膽囊炎或膽管梗阻等癥狀。
膽道感染:膽道系統慢性感染可能會增加膽囊癌發生的風險,需要引起重視。
膽囊腺肌症:這是一種膽囊壁增厚的病變,同樣可能增加膽囊癌的風險。
積極治療膽囊疾病,別害怕手術也別盲目手術
臨床上,一般根據膽囊癥狀的嚴重程度採取不同治療策略。對於輕度膽囊炎,可能採取禁食、補液、抗感染和止痛等措施。
那麼,哪些情況需要通過手術切除膽囊?
有癥狀的膽囊結石:如果膽囊中有了結石,並且這些結石帶來了疼痛或其他不適,比如膽絞痛,醫生可能建議通過腹腔鏡手術來移除膽囊。
膽囊炎:如果膽囊因為結石或其他原因發炎了,尤其經藥物治療仍無法緩解時,手術可能是一個解決方案。
膽囊息肉:如果膽囊內壁上長了息肉,尤其當息肉大於1厘米時,醫生可能擔心癌變,通常建議通過腹腔鏡手術來切除膽囊。
充滿型膽囊結石:如果膽囊內部被結石完全填滿,可能會阻礙膽囊的正常功能,甚至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問題,此時手術是有必要的。
急性膽囊炎:如果膽囊突然發炎,並且癥狀嚴重,可能需要緊急手術來解決問題。
膽囊癌或疑似癌變:如果醫生擔心膽囊可能會癌變,或者已經有了癌症的跡象,那麼手術切除可能是防止疾病擴散的最佳選擇。
膽石性胰腺炎:如果膽囊里的結石跑到了胰腺,引起了胰腺炎,為了減少未來的發病風險,醫生可能會建議通過手術根除隱患。
膽總管結石:如果結石阻塞了膽總管,影響了膽汁正常流動,可能需要手術來清除結石並切除膽囊。
總結來說,手術是治療膽囊疾病的一種有效方法,適應症包括反覆發作的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等。手術通常是安全的,但也可能有一些併發症,如膽管損傷、膽石殘留、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等。雖然這是一種常見的手術,但手術畢竟是一種創傷,需要權衡利弊。
在決定是否進行膽囊切除術時,需要考慮以下幾點:癥狀的嚴重程度,如果疼痛頻繁且難以忍受,考慮手術;併發症的風險,如果疾病本身可能引起併發症,如膽管阻塞或胰腺炎,考慮手術;生活質量的影響,如果膽囊問題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考慮手術。
別害怕手術,也別盲目手術,究竟該如何治療,還需結合具體病情具體分析。
作者:吳蘋蘋
文:吳蘋蘋(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膽道三科醫生) 圖:視覺中國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唐聞佳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