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均是結合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
「聽說了嗎?江蘇那邊一個人,肺癌晚期,醫生說是壞習慣惹的禍!」棋盤邊,李大爺壓低聲音說道,語氣中透著幾分惋惜,「這病太嚇人了,晚期一發現幾乎沒得治了。」
王大爺嘆了口氣,接過話茬:「是啊,現在這肺癌怎麼越來越多?聽說那個江蘇人年輕的時候就抽煙,後來還愛熬夜,生活習慣特別差,這不,現在報應來了吧!」
坐在一旁的戚大爺聽得心裡發慌。他年輕時抽煙也沒少抽,雖然後來戒了,但這肺部好像一直不太舒服,最近總覺得咳嗽,偶爾還喘不上氣。想到江蘇那位晚期肺癌的事,他越發覺得不能拖:「這事兒不能大意,還是趕緊問問醫生,這肺癌到底是怎麼回事,有啥壞習慣咱得改了!」
第二天一早,戚大爺掛了呼吸科的號,見到醫生就急著問:「醫生,聽說有人肺癌晚期了,還是壞習慣鬧的。我最近總咳嗽,聽了這事兒心裡慌得很,您趕緊給我說說,這肺癌的壞習慣都有哪些,我得趕緊注意了!」
醫生笑了笑,招呼戚大爺坐下,說道:「戚大爺,您問得好。肺癌確實是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的疾病,特別是一些壞習慣,長期下去很容易傷肺。今天我就跟您好好講講,肺癌患者經常有的幾個壞習慣,知道了就能及時改正,降低風險。」
醫生拿起一張紙,邊寫邊講:「第一個,也是最常見的,就是吸煙。」
醫生指著「吸煙」兩個字說道:「戚大爺,吸煙是導致肺癌的第一大元兇,煙草里的尼古丁、一氧化碳,還有幾十種致癌物質,對肺部的傷害特別大,長期吸煙會破壞肺泡結構,讓肺部的細胞發生癌變。」
醫生還提到:「二手煙和三手煙同樣危險,尤其是家裡有孩子或者老人,被動吸煙會讓肺部長期處於高污染狀態,這也是很多非吸煙者得肺癌的原因。」
戚大爺點了點頭:「我年輕時煙癮大,後來戒了,但確實抽了不少年。」
醫生笑著安慰道:「戒煙越早越好,戒煙10年後,肺癌的風險可以降低到接近普通人的水平,所以戒煙是最重要的一步。」
醫生進一步強調:「還有一種對健康有害的行為,便是長時間處於空氣受污染的狀態,特別是當室內空氣質量得不到保障時。」
他解釋道:「很多人以為只有霧霾才會傷肺,其實室內空氣污染更可怕。比如冬天用煤氣做飯但不開窗通風,或者使用劣質裝修材料釋放甲醛,這些都會對肺部造成慢性傷害。」
戚大爺撓了撓頭:「我家做飯還真是喜歡關著窗,說是怕油煙跑出去,看來以後得改改。」
醫生點頭:「對,做飯時記得開窗或者開油煙機,選擇乾淨能源取暖,平時也要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醫生繼續道:「接下來,我們談談第三個不良習慣,戚大爺,這便是長期保持不規律的熬夜作息。」
醫生耐心解釋道:「很多人覺得熬夜對肺部沒啥影響,其實不然,長期熬夜會讓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免疫細胞的修復功能變差。肺部每天都在過濾空氣中的顆粒物和微生物,如果免疫力不足,清理這些有害物質的效率就會下降,肺部長期堆積毒素,細胞發生癌變的風險也會增加。」
戚大爺皺了皺眉:「我年輕時為了看戲,經常熬到凌晨,這習慣現在年紀大了才改。」
醫生點點頭:「熬夜的傷害有時候是長時間累積的。規律的作息可以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修復,特別是對免疫系統的保護很重要,現在改還不晚,保持每天7到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有助於身體的自我修復。」
醫生繼續說道:「第四個壞習慣,就是很多人對慢性咳嗽不以為然,總覺得咳嗽是小問題,拖一拖就好了,其實,這往往是肺部疾病早期的信號。」
他解釋道:「咳嗽是肺部受到刺激後的自我保護反應,但如果咳嗽持續時間超過兩周,特別是伴有痰中帶血、聲音嘶啞、胸痛等癥狀,就要高度警惕了,這可能是肺癌、慢阻肺甚至肺結核的信號。」
戚大爺若有所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喉嚨:「我最近咳嗽老不見好,還以為是感冒沒好徹底,看來得趕緊檢查一下了。」
醫生叮囑道:「對,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咳嗽超過兩周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做檢查,比如胸片或者CT,別嫌麻煩,健康耽誤不得。」
醫生最後總結道:「戚大爺,肺癌和很多日常習慣密切相關,好消息是,這些習慣都可以改變,只要早發現早預防,肺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戚大爺站起身,感激地說道:「醫生,今天聽您這麼一講,我心裡踏實多了,回去我就把這些壞習慣全改了,還得提醒家裡人,別覺得身體沒毛病就放鬆大意。」
關於肺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王柯鑫,何欣宇,李瑞蓮,等.瀘州市肺癌患者經濟毒性潛在剖面分析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