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危害不小,有癌變風險,出現5類癥狀,及時治療!

2024年11月02日13:00:22 健康 6808

結腸息肉危害不小,有癌變風險,出現5類癥狀,及時治療! - 天天要聞

在人體的奇妙旅程中,腸道作為我們身體內的「第二大腦」,不僅負責消化和吸收營養,還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和整體健康。然而,在這段漫長而複雜的旅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不速之客——結腸息肉。

什麼是結腸息肉?

結腸息肉是指結腸黏膜上突出的良性腫瘤樣病變。這些息肉可以是單個的,也可以是多個的,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根據組織學特徵,結腸息肉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腺瘤性息肉:最常見的類型,有較高的惡變風險。

2. 增生性息肉:多見於老年人,惡變風險較低。

3. 炎症性息肉:多見於慢性炎症性腸病患者,惡變風險較低。

4. 錯構瘤性息肉:罕見,多見於兒童,惡變風險極低。

結腸息肉危害不小,有癌變風險,出現5類癥狀,及時治療! - 天天要聞

結腸息肉的成因

結腸息肉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結腸息肉或結腸癌病史的人,患病風險較高。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等遺傳性疾病患者,更容易發生結腸息肉。

2. 年齡:結腸息肉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大多數患者在50歲以上被發現。

3. 飲食習慣: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習慣與結腸息肉的發生有關。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

4. 肥胖:體重超標會增加結腸息肉的風險,尤其是腹部脂肪過多的人。

5. 吸煙和飲酒:吸煙和過量飲酒均與結腸息肉的發生有關。

6. 慢性炎症:長期慢性炎症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患者,更容易發生結腸息肉。

7.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結腸息肉的風險較高。

8. 缺乏運動: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會增加結腸息肉的風險。

結腸息肉危害不小,有癌變風險,出現5類癥狀,及時治療! - 天天要聞

結腸息肉的癥狀

大多數結腸息肉在早期沒有明顯癥狀,通常是在常規體檢或篩查中被發現。但隨著息肉的增大或數量增多,可能會出現以下癥狀:

1. 便血:糞便中帶有鮮紅色或暗紅色血液。

2. 腹瀉或便秘:排便習慣改變,出現腹瀉或便秘。

3. 腹痛:下腹部隱痛或不適感。

4. 貧血:長期慢性出血可導致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乏力等。

5. 體重下降:無明顯原因的體重下降。

結腸息肉危害不小,有癌變風險,出現5類癥狀,及時治療! - 天天要聞

結腸息肉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一、癌變風險

多發性息肉:如果患者患有多個結腸息肉,相較於單個息肉,其癌變幾率會大大增加。

腺瘤性息肉:特別是絨毛狀腺瘤,具有很高的癌變率。這種息肉的癌變風險隨著息肉的增大而增加。

二、臨床癥狀與不適

早期無癥狀:結腸息肉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但隨著息肉的增大,患者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癥狀。

腹痛與腹瀉:息肉增大後,可能會刺激腸道,導致腹痛和腹瀉等癥狀的出現。

便血:息肉長期受到大便刺激,可能會出現充血、黏膜破裂等情況,導致大便中帶血。嚴重的出血甚至可能導致患者出現生命危險。

三、併發症風險

腸狹窄:息肉增大可能導致腸腔狹窄,患者可能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等不完全性腸梗阻癥狀。

腸梗阻:息肉如果堵塞腸管,將引起腸管不通暢,患者會出現腹痛、腹脹、噁心、嘔吐以及停止排氣、排便等癥狀。

腸穿孔:在結腸息肉切除術後,腸穿孔是常見的手術併發症。一旦發生腸穿孔,腸內容物會溢入腹膜腔,引發急性腹膜炎,需要立即就醫治療。

四、遺傳風險

結腸息肉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特別是家族性多發性大腸息肉病。這種疾病在同一家族中的上下輩中可能有多人患病,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可能會將自身細胞內第5號染色體的基因缺陷遺傳給後代,單親患病的遺傳幾率為50%,雙親患病則發生息肉癌變的風險可上升到75%。

五、其他潛在危害

營養不良:長期的腸道不適和便血可能導致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的癥狀。

心理壓力:由於結腸息肉可能帶來的癌變風險和長期的不適癥狀,患者可能會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

結腸息肉對身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癌變風險、臨床癥狀與不適、併發症風險、遺傳風險以及其他潛在危害。

結腸息肉危害不小,有癌變風險,出現5類癥狀,及時治療! - 天天要聞

結腸息肉的「偽裝術」:識別與診斷

結腸息肉往往悄無聲息,大多數患者早期並無明顯癥狀。

然而,當它們「露出馬腳」時,可能會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如便秘或腹瀉交替出現)、腹痛、腹部腫塊等癥狀。此時,及時就醫並進行結腸鏡檢查顯得尤為重要。

結腸鏡是診斷結腸息肉的金標準,它不僅能直觀觀察息肉的形態、大小,還能通過活檢明確息肉的性質,為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結腸息肉的「消失術」:治療與護理

面對結腸息肉,我們並非束手無策。根據息肉的性質、大小和位置,醫生會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包括內鏡下切除、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內鏡下切除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它創傷小、恢復快,能有效防止息肉惡變。術後,合理的飲食護理、適度的運動以及定期的複查是預防息肉複發的關鍵。

結腸息肉危害不小,有癌變風險,出現5類癥狀,及時治療! - 天天要聞

結腸息肉的預防

預防結腸息肉,關鍵在於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

1. 健康飲食:合理的飲食習慣對預防結腸息肉至關重要。日常飲食應以新鮮蔬菜、水果、全穀物、瘦肉和低脂乳製品為主,減少紅肉、加工肉類和高脂肪食物的攝入。應避免過多攝入油炸食品、高糖食品和快餐。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結腸息肉的風險,食物中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減少腸道內有害物質停留時間。

2. 定期體育鍛煉:適量的體育鍛煉有助於改善腸道功能,降低結腸息肉的風險。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進行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

3. 避免吸煙和限制酒精攝入:吸煙和過量飲酒都與結腸息肉的發生風險增加有關。吸煙可導致腸道黏膜受損,增加息肉發生的可能性;而過量飲酒可能導致腸道炎症,加重腸道損傷。戒煙和適量飲酒對預防結腸息肉具有重要意義。

4. 定期體檢:對於有結腸息肉家族史、年齡在50歲以上的人群,建議定期進行腸道體檢。通過結腸鏡檢查、糞便潛血試驗等手段,可以早期發現結腸息肉,及時治療,降低結腸癌的風險。

結腸息肉危害不小,有癌變風險,出現5類癥狀,及時治療! - 天天要聞

結腸息肉的日常護理

結腸息肉患者的日常護理同樣重要,包括休息與活動、飲食護理、傷口護理及定期複查等方面。

1. 休息與活動:經常運動,增加運動量可以使腸道更規則地蠕動,減少腸胃脹氣。但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腸道負擔。

2. 飲食護理:攝入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和其他乳製品,還有花椰菜;適當攝入一些動物肝臟、蛋黃、魚和添有維生素d的乳製品等;多吃水果、蔬菜和全麥穀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膩、生冷等,以免加重腸道炎症。

3. 傷口護理:經腹手術後,應注意傷口護理,避免傷口感染。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定期更換敷料,按醫囑服用抗生素等抗感染藥物。

4. 定期複查:對於已經發現結腸息肉的患者,應定期複查,預防複發和癌變。複查時間根據息肉的性質、大小、數量及惡變風險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建議在術後3個月內複查,如無殘留則半年內需到醫院複查。多發性息肉一般要求半年到一年內複查,主要是防止息肉遺漏。連續2-3年檢查不複發,說明息肉複發的概率小,之後可以改為每5-10年查一次。

結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但並不可怕。通過了解結腸息肉的病因、癥狀、診斷和治療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這一疾病,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預防和治療。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結腸息肉的關鍵,包括健康飲食、定期體育鍛煉、避免吸煙和限制酒精攝入、定期體檢等。對於已經發現結腸息肉的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定期複查,預防複發和癌變。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虹膜寫真」突然爆紅!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虹膜寫真」突然爆紅!醫生緊急提醒

最近,一種新興的「虹膜寫真」在市場上興起,還有不少網友及商家在社交媒體發布相關照片。武漢已出現多家虹膜寫真藝術館長江日報記者在某團購APP上查詢發現,武漢也出現了不少虹膜寫真藝術館。
當膽囊生病,是時候說再見了嗎 - 天天要聞

當膽囊生病,是時候說再見了嗎

在人體眾多器官中,膽囊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它靜靜躺在肝臟下方,負責儲存和濃縮膽汁,幫助消化脂肪。如果膽囊出現一些「動靜」,醫生就可能建議切除膽囊。那麼,當膽囊出現問題時,我們真的就到了和它說再見的時候了嗎?默默耕耘的梨形器官,一旦生病不可輕視膽囊,一個位於肝臟下方的小小梨形器官,它的主要任務...
我院協辦2024年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保健康復分會學術年會 - 天天要聞

我院協辦2024年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保健康復分會學術年會

近日,深圳這座現代化都市迎來了一場聚焦老年保健康復領域的學術盛宴——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保健康復分會2024年學術年會。本次年會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指導,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保健康復分會主辦,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作為協辦單位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