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19日),2025年空軍高考後招飛定選工作在北京啟動。主要是對通過招飛初複選、前期未能參加定選的考生進行補充選拔,同時為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開闢一站式選拔「綠色通道」。
招飛定選是招飛選拔的最後一關,主要包含醫學選拔和心理選拔。在空軍特色醫學中心,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等地的高中畢業生接受招飛選拔的全面評估。
在選拔評估中,通過引入無感測量、生物感測、智能演算法等前沿技術,搭建體型體質檢測、基礎視覺評估、飛行職業傾向測評、飛行潛能綜合測評等多個模塊,推動招飛選拔向智能精準不斷邁進。
招飛考生:我國的國防實力越來越強大,我也渴望駕駛最先進的戰鷹,來守衛祖國的藍天。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來迎接最嚴苛的挑選。
據了解,本次高考後招飛定選將持續到6月底。通過招飛定選的高中畢業生,高考成績達到特殊類型控制分數線的方可投檔,錄取工作將在7月上旬開始。
科技創新賦能精準招飛
武器裝備迭代升級,對飛行人員身體和心理素質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招飛作為飛行人員隊伍建設的基礎源頭,承擔著精招精選的重要職責。
在空軍特色醫學中心飛行人員選拔鑒定中心,多個創新性選拔設備探索應用到招飛選拔一線,輔助專家更加精準地對考生身體適能、飛行潛能等作出評估判斷。
針對眼底疾病具有篩查時間長、早期識別難度大等特點,眼底異常體征智能識別系統通過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可以自主對比超過10萬張的標準眼底圖像,準確識別細微特徵,能對早期視網膜病變等實現捕捉分析。
前庭功能是飛行員保持精準空間感知、穩定操縱飛機的基礎生理保障。此次招飛定選創新採用抗眩暈能力智能評估系統,有助於實現對前庭功能的量化評估。
空軍特色醫學中心 楊芬:抗眩暈能力評價是招飛選拔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我們的一個難點。以往,主要是給招飛學員加速度的刺激,通過學員的主觀癥狀,比如說,有沒有頭暈、噁心、嘔吐、出汗等等來判定。有了智能評價系統後,學員穿戴上多模態的數據採集設備,進入到動態旋轉艙,實時採集心電、皮電、腦電等電生理數據,交叉驗證,把前庭功能量化,對精準評價前庭功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隨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不斷發展,招飛選拔正在向「數據驅動、智能輔助」轉變,在深化選拔維度、提升選拔效率的同時,實現選拔精度不斷提高,有效降低飛行員後期培養訓練淘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