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究竟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2025年06月19日15:02:08 軍事 1465

2025年6月4日,韓國新總統李在明在就職演說中發出豪言:「韓國是全球第五大軍事力量!」台下人群爆發出熱烈掌聲。

韓國究竟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 天天要聞

而且他還目光堅定地補充道:「全世界能在軍事上對韓國形成壓倒性優勢的國家,不超過四個。」

那麼,李在明的底氣從何而來?韓國軍力真的強大到如此地步了嗎?

韓國究竟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 天天要聞

第五名的虛實

其實李在明的宣言並非憑空捏造,而是援引了美國「全球火力」發布的2025年全球軍力排行榜

在這個涵蓋145個國家的評估中,韓國以0.1656的得分位列第五,僅次於美國(0.0744)、俄羅斯(0.0788)、中國(0.0788)和印度(0.1184)。

韓國究竟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 天天要聞

而且該排名綜合了人力、裝備、財政資源、後勤和地理等超過60項指標,但是卻有意忽略了核武器這個關鍵因素。

不過但從常規軍力規模來看,韓國60萬現役軍人常年維持戰備,而且全民兵役制也確保了龐大的預備役儲備,再加上陸軍擁有2200餘輛主戰坦克,海軍列裝600多艘各型艦艇,空軍配備約1600架軍用飛機。

韓國究竟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 天天要聞

最為主要的是,韓國年度軍費開支高達463億美元,也是在全球名列前茅的,但韓國陸軍三分之一的坦克,仍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M47和M48系列,這些「鋼鐵古董」機動性差、防護薄弱,在現代戰場上如同移動靶標。

畢竟在2024年一次軍演中,號稱最先進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雷達就突然失靈,導致防空任務徹底失敗,這也因此暴露出韓軍裝備可靠性的致命傷。

韓國究竟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 天天要聞

而且韓國核保護傘完全依賴美國,所以面對朝鮮30-40枚核彈頭的威懾力也是捉襟見肘,再加上他們遠洋作戰能力薄弱,戰時指揮權仍歸屬韓美聯合司令部,而且這些硬傷也讓「全球第五」的桂冠顯得根基不穩。

排名背後的經濟影響

要知道的是,雖然韓國年度軍費開支高達463億美元,但在2025年第一季度,韓國GDP環比萎縮0.246%,在已公布數據的19個主要經濟體中排名墊底,而且美國同期僅收縮0.069%,匈牙利下降0.152%,均好於韓國。

韓國究竟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 天天要聞

加上前任總統尹錫悅2024年底宣布戒嚴引發政治地震,雖然在2025年4月,被憲法法院罷免,但政策動蕩餘波未平

而且美國對韓國汽車和鋼鐵徵收的懲罰性關稅持續施壓,也讓這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舉步維艱,再加上他們的半導體需求疲軟、大型項目停工,甚至山林火災等「非常規因素」也是雪上加霜。

韓國究竟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 天天要聞

就連巴克萊、花旗、高盛等8家機構,也將韓國2025年增長預期從1.4%猛砍至平均0.8%,而且摩根大通甚至悲觀預測僅0.5%,特別是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鏞也不得不承認,原先1.5%的預測「過於樂觀」

即便是李在明強推軍事現代化計劃,包括建造搭載F-35B戰機的3萬噸級輕型航母、開發4000噸級核潛艇、升級宙斯盾系統及發射偵察衛星,但這筆巨額賬單將由一個深陷困境的經濟體承擔,矛盾不言而喻。

韓國究竟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 天天要聞

第四席的暗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李在明口中的「四個國家」也引發全球軍事論壇的競猜,畢竟根據GFP榜單前四名美、俄、中、印似乎給出了答案,但法國的存在卻讓爭議四起。

儘管印度被列為第四,但其軍隊痼疾眾所周知:王牌「陣風」戰機購自法國,裝備體系「萬國造」,士兵素質參差不齊。

韓國究竟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 天天要聞

而法國作為老牌軍事強國,能獨立研發四代半「陣風」戰機,擁有自主核威懾力量和海外投送經驗,可是GFP排名卻將法國(0.1878)置於韓國之後,僅列第七。

關鍵是該排名還未計入核力量,且更看重軍隊規模而非質量,例如英國(18萬)和法國(26萬)現役兵力總和都不及韓國50多萬大軍,而且英法主戰坦克分別僅227輛和406輛,連韓國零頭都不到。

韓國究竟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 天天要聞

若真發生常規衝突,韓國的人海裝備優勢確實讓法英難以招架,可現代戰爭並非是「數字遊戲」,在2025年5月的印巴衝突中,巴基斯坦用中國「梟龍」戰機(中國自用為殲-10)擊落印度高價引進的法制「陣風」和俄制戰機,甚至摧毀一套S-400防空系統。

而且通過實戰證明,體系作戰能力、軍人素質和戰略智慧遠比紙面數據重要,而這正是韓國排名難以量化的軟肋

韓國究竟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殲-5首飛69周年:「中國人做的」,從未離開雲端! - 天天要聞

殲-5首飛69周年:「中國人做的」,從未離開雲端!

1956年7月19日曾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擊落兩架敵機的英雄飛行員吳克明駕駛著新中國自己生產的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殲-5在瀋陽騰空而起直衝雲霄機身前部印著鮮紅的編號「中0101」意思是新中國生產的噴氣式殲擊機的第一批第一架殲-5的首飛成功不僅
美專家意見一致:當中國收復台灣時,美國只有一條路可走 - 天天要聞

美專家意見一致:當中國收復台灣時,美國只有一條路可走

台灣問題自1949年以來一直是東亞地區乃至全球地緣政治中的一個敏感議題。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的地位問題不僅關乎中國的主權與統一,也牽涉到中美兩大強國的戰略博弈。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對台政策的日益強硬,關於中國可能通
守衛信息「生命線」,於無聲處聽驚雷 - 天天要聞

守衛信息「生命線」,於無聲處聽驚雷

他們是信息時代的忠誠衛士在深山、田野、荒漠、高原守護著通信線路的鋼鐵脊樑他們不是衝鋒陷陣的士兵卻用日復一日的堅持與努力無聲捍衛著國家通信的「生命線」山林間,腳步踏過崎嶇路晨光熹微尖銳的引擎聲劃破薄霧駐汕某部的官兵們早已準備好設備奔赴各自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