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一聲令下,以色列立即進入戰爭狀態,新一輪巴以衝突徹底爆發。
截至目前長達2年的時間裡,由於以色列的瘋狂轟炸以及邊境封鎖,加沙人民日日都處於炸彈隨時爆炸的恐慌之中,甚至每天都有近百人死亡。
不過內塔尼亞胡或許萬萬沒想到,如今的以色列人民,竟然也過上了加沙人民的生活……
以色列先發制人,伊朗反擊迅速
6月13日凌晨,以色列軍方突然發動代號為「獅子的力量」的行動,出動200架次戰機,發射超過300枚炸彈對伊朗首都德黑蘭進行了五輪襲擊。
此次襲擊,以色列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伊朗的地下核設施以及導彈基地,如此「先發制人」的戰術,確實給伊朗造成了嚴重打擊,可以色列忽略了一個嚴重的事實,伊朗不是巴勒斯坦!
襲擊發生後,伊朗快速調整戰略,並且迅速發動了反擊,短短几天內,伊朗用「法塔赫-1」高超音速導彈密集打擊,目標直指內瓦提姆空軍基地與海法煉油廠。
短時間內,伊朗不僅啟動了地下指揮系統,還宣布導彈工廠24小時運轉,產能翻倍,只為保證可以對以色列進行不間斷的轟炸。
伊朗反擊開始後,以色列國內媒體極力渲染導彈「全被攔截」,但衛星圖像和多方信源發現,以色列局部目標的確遭受損失。雖然以色列曾宣布已控制伊朗制空權,但伊朗的導彈還在源源不斷地落在以色列本土。
而從反擊態度來看,伊朗目前依然沒有放開手腳,因為伊朗非常清楚,以色列的背後,還站著強大的美國。
在衝突發生之初,特朗普接受採訪時公開表示事先並不知情,而且短期內也無意介入衝突,而且在收到以色列計劃暗殺哈梅內伊的方案時,特朗普還給予了堅決否決。
可美國雖然不準備明顯介入,但並不意味著美國會保持旁觀的態度,果不其然,僅僅幾天之後,特朗普就態度大變。
6月17日,美國國務院正式宣布:鑒於安全局勢和以色列方面的指導,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以及美國駐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的領事機構將於18日至20日關閉。
幾乎同時,原本在加拿大參加G7峰會的特朗普突然提前離場,而且還在總統專機「空軍一號」上公開表示:我沒有太多心情與伊朗談判」,針對伊朗的目標是「結束,真正的結束,而不是停火」。
晚些時候,特朗普更是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文威脅:「我們的耐心已經耗盡」,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在對伊朗進行威脅時,特朗普還專門提到:我們確切知道哈梅內伊藏在哪裡,但暫不採取行動。
可對於特朗普的威脅,伊朗卻根本不買賬,伊朗軍隊高層公開表示:革命衛隊已為與以色列的長期全面戰爭做好準備,伊朗準備對以色列發動一場「非常大規模的打擊」。
尤其是在特朗普發出正面威脅之後,6月18日,哈梅內伊也立即在社交平台上進行了正面回應:戰鬥開始了,永遠不會與猶太復國主義者妥協。
可當下最大的問題,不是以伊衝突長期持續,也不是美國介入戰爭,而是伊朗在憤怒之下會不會使用核武器。
6月18日,伊朗宣布當晚將會有大事發生,可能將會在今晚實施重大行動,給予以色列以沉重打擊。
而在放出這番狠話的同時,伊朗媒體還發布了一段「手摸核彈」的視頻,並且配文只有三個字:有可能。
眼看以伊衝突持續升級,甚至存在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在此千鈞一髮之際,中方果斷出面踩下了「剎車「。
中方踩剎車,衝突降溫難度大
6月13日,就在伊朗遭到襲擊後不久,俄羅斯總統普京就與伊朗總統以及以色列總理分別進行了通話,而且還提出了願意從中調解的想法。
雖然特朗普對普京的提議持開放態度,但由於考慮到伊俄關係特殊,因此馬克龍以「俄立場不夠公正」為由拒絕了提議。
而美國雖然表態短期內不會介入戰爭,但是美以關係本就極為緊密,而且在伊朗開始反擊後不久,美國的「尼米茲」航母編隊就取消原定計劃,緊急調頭開赴了中東地區,而且美國還派出了近30架加油機直飛西班牙境內的兩座軍事基地,目的就是為了在關鍵時刻給以色列提供援助。
也就是說,正在快速升級的以伊衝突,其背後和美俄兩個大國都有千絲萬縷的牽扯,而放眼全球,目前唯一立場公正,而且有能力調和的國家,只有中國。
早在6月14日,我國外長王毅就分別與伊朗外長以及以色列外長進行了通話,不僅明確表示反對攻擊核設施,還堅決要求各方尊重國際法,呼籲伊以雙方通過對話解決分歧。
而且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也在安理會上公開表示:中方譴責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行為,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一切軍事冒險行動。
對於中國的發聲以及呼籲,伊朗方面也頗為認可,6月16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伊朗方面相信中國將運用一切手段對地區當前局勢發揮積極和建設性的影響。
不管以伊雙方的衝突還會持續多久,也不管美俄兩國會選擇怎樣的立場,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任何時候,中國都必定會站在正義的一邊,並且堅持為推動世界和平竭盡全力。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2025-06-17:如何看待中國在伊以衝突中的作用?伊朗外交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