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華盛頓郵報》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沒有美國的補給,伊朗維持現有強度轟炸的情況下,以色列的防禦系統僅還能維持10或12天,以色列防空成本一晚近3億美元沒有美國補給。
但就在昨晚,以色列的這一炸,也炸沒了伊朗德黑蘭南部的導彈生產基地,消耗,還在用盡全力消耗伊朗,以色列還在為美國的下場做好鋪路的計劃,把伊朗的戰鬥資源降低到最小,伊朗把原本不會落得如此孤注一擲的戰鬥一點一點通過「戰略抉擇的實力」成功將自己帶進坑裡,就算打贏,其實也不剩什麼了,但黃雀還在後面呢。
通過這一炸,伊朗接下來若再不動真格的,還是拿幾顆導彈和數十顆火箭彈,外加點無人機那麼小打小鬧的話,那伊朗手裡那點籌碼也就沒了,伊朗最大的籌碼不是導彈,因為發射不出去的導彈毫無用處,伊朗最大的籌碼是能夠達成讓全世界看見伊朗能把以色列也摧毀得不成樣子的事實才行。
如此一來,就算有人來幫你,就算把伊朗本土拿出來做戰爭飛地,至少還有可能被救,可伊朗不那麼做,沒有東大的產,非要有東大的膽,伊朗也想一個人挑戰一下整個西方海盜,而且還是在最後光桿司令的地步,但我讓我覺得,這很符合伊朗的戰略層次,用吃沒用的苦感動天地,但我想這種毫無遠見的戰略失策走到今天,時光是不能倒退的。
若伊朗還對等地讓以色列這麼大消耗低摧毀下去,鑒於伊朗能自己連同抵抗之弧都打出了袁術加袁紹的陣勢的話,那就真的不值得救了,誰去救都心有餘悸,因為那都等同於與美國直接開戰,根本算不上與伊朗合力抗擊。
以色列的作戰目標都明確成什麼地步了?就連亞洲的戰地記者都變得勇敢了,都跑去做一線報道了,因為亞洲的戰地記者最狡猾,危險的地帶是絕對不會去的,除非是真的打不到自己,而雙方確實還沒發展到地面部隊,可蹊蹺的就在這裡,雙方誰也不動地面部隊,就這麼互炸,那這戰略意圖就太明顯了,往死局裡推。
現在伊朗聲稱用了「泥石」導彈,我也大概知道為什麼伊朗才使用「泥石」了,因為伊朗十之八九是沒有核武器的,泥石導彈已經是伊朗最後的幾張王牌了,揭鍋底了。
那導彈2000公里射程,能夠打到以色列全境,也能打到一些美軍基地,但伊朗是絕不會打美軍基地的,一旦打了,美軍就不需要再製造任何借口了。
這泥石要是早點拿出來,加沙都可保,請仔細盤算一下,這像不像袁紹與曹操坐一起喝酒聊天,放棄哈馬斯和真主黨,還以為以色列不敢打伊朗,當時估計就是這麼想的,就算打了,以色列也打不過伊朗,但伊朗這個想法是建立在雙方單挑的基礎上的。
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伊朗之所以終於拿出點力度了,是因為伊朗已經完全意識到留給它的時間無非就是最後的瘋狂了。
換位思考,以美國的視角看待這場戰爭的話,這將是美國繼敲東亞之門敲不開、搶格陵蘭搶不來,剛對墨西哥灣下手加州就亂了之後,絕美的佔領中東的機會,歷史上沒有任何一次比這個更適合拿下伊朗了,對此,我不認為美國像一些人說的那樣只是在口頭施壓,那不符合邏輯。
沒有任何一個戰爭販子吃到嘴邊的肉還能吐出去的,一切覺得伊朗這次不會輸的後續因素都將是美以放棄這次戰爭的成果,從而白打一場,繼而再讓伊朗幡然醒悟重新發展,再到再度崛起,一些人是比較認這個邏輯的。
這是否還有理智我不予評論,但我想說的是,在足夠已知的未知數中,剩下的10天無非就是一個死亡的過程了,伊朗這個色厲而膽薄的中東光桿司令,確實到了要消失的時候了,這樣的結局會驗證另一方的戰略決策的高低,若在今天這種局面下,美國能放過伊朗的話,那下一次該討論的戰略決策低能的對象就不是伊朗了,而是美國了。
伊朗戰略決策非常低能,那麼它的去留只取決於另一個因素,生,則美國戰略決策比伊朗還要底層,亡,則是美國千載難逢的拯救美國衰敗的契機,我想這已經有答案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伊朗的仗打得如此失敗,卻又因為發射了幾顆高音速導彈就又被視作軍事崛起了,我從專業與非專業的角度都沒理解能看出這一點的人,到底是從什麼層面看出來的。
泥石原本是用來搭載核彈頭的,這或許就是伊朗口中的昨晚的那件大事:但很顯然,泥石發射出去了,關鍵還沒以色列攔截了,大事未做成,核彈成泡影,消耗已見底,美軍已上陣。
今天說的這些其實都是多餘的,因為讀者也在我這裡立帖為證了,每一件事也都是在既定結局中走的過程而已。
不論中間伊朗多發射了幾顆導彈,都沒辦法彌補伊朗正在遭遇全方面損耗殆盡的事實,以色列攻擊不會停止,以色列會用到最後一顆導彈,而在伊朗與以色列之間選,美國只會選擇讓以色列活下去,而絕對不可能會是伊朗。
當有人在幫親不幫理的慣性思維下,卻沒意識到,伊朗並不親,而且伊朗跟誰都親,這也就是東西方一起和伊朗做朋友,伊朗都同意,伊朗的眼裡沒有任何朋友,這倒是符合一條國際只有沒有朋友的這一條鐵律,但換句話說,伊朗根本就是個國際上的皮包公司,誰與其合作,誰註定被騙。
但故有人云,小巫見大巫,美國又把伊朗騙了了團團轉,您看,這世間總是那麼熟悉,我懂你、你懂他,惡人還得惡人磨。
哈梅內伊最新講話:「了解伊朗、伊朗民族、伊朗歷史的聰明人,絕不會說出伊朗會投降的這種話」。
是的,過去的1年里,人類已經足夠了解伊朗了。
特朗普的最新講話:「伊朗當今距離擁有核武器只剩幾周的時間。」
而美國五角大樓五星上將最新講話:攻擊伊朗的計劃已經獲批。
而德國總理的最新講話是:「以色列幫德國幹了臟活」。
最後,雖然大多數讀者和觀眾是沒有記憶的,當伊朗發射了一顆高超音速導彈,就把抵抗之弧如何被打沒的原因給忘了,但是第六次中東戰爭的史書上會有這麼一段記載:公元 2025 年 6 月 18 日,伊朗吹了個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