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張偉跪母救人,感天動地。
最近我們都被張偉連救五人的事迹所感動,他用行動詮釋了忠勇與孝道,更詮釋了中國軍人的擔當與熱血。
6月15日,CCTV13新聞頻道播出了最新的採訪,他在長達20分鐘的採訪鏡頭前,回憶起那個驚心動魄的救人時刻。
軍人本能
那天公園裡人來人往,安寧的很,誰也沒想到會突然傳出一聲尖叫打破這份安寧。
情侶吵架,女孩一衝動躍入湖中,男孩不會游泳也跟著跳了下去,一下子就讓事情亂了套,旁邊三個熱心腸的小夥子想幫忙,可南湖水深五米可不是鬧著玩的,結果救人不成,自己也成了漂在水上的落難者,眼看就要沉下去,他們不停地發出呼救聲。
張偉聽見呼救,幾乎是條件反射。軍人的血性大概就是這樣,警報在腦子裡一響,身體就先動了,三下五除二扒掉外套和鞋子,這些東西下水就是累贅,他沒空多想,一個猛子扎進水裡,目標明確,先救那個體力最弱、也最慌亂的女孩。
那女孩嚇蒙了,抓住他就往水下摁,像塊秤砣死死往下墜,張偉被摁得咕咚咕咚連嗆幾口水,救人愣是救成了水下搏鬥。
連救三人
這第一個人救上來,張偉已經感覺胳膊腿沉甸甸的,他在水裡被那女孩折騰得夠嗆,好不容易憑藉經驗繞到她身後,用專業姿勢把人拖回岸邊,剛喘口氣,一抬頭,湖裡還有四個呢!這時候,普通人可能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體力了,但張偉是軍人,他的字典里似乎沒有「放棄」二字。
他來不及擦把臉,又一次衝進水裡,第二個、第三個,每一次下潛,每一次奮力划水,都是對體能和意志的極限挑戰。
岸上的母親看著兒子一次次在生死線上掙扎,心都揪成了麻花,眼淚不停往下掉,一聲聲喊著兒子的名字,那聲音里全是撕心裂肺的疼,等張偉把第四個人也拽上岸時,他整個人都快散架了,臉白得像紙,癱在地上大口喘氣。
驚天一跪
「湖裡……湖裡還有一個!」岸上的人帶著哭腔又喊了起來,這聲呼喊像根針,狠狠扎在張偉心上,一邊是哭得肝腸寸斷的母親,求他別再下去了,一邊是最後一條在絕望中掙扎的生命。
他太懂母親的心了,哪個母親願意眼睜睜看著兒子去送命,可他更明白自己這身軍裝的意義,如果今天放手,他這輩子都過不去自己心裡那道坎。
就在淺水區,他做了一個讓在場所有人,尤其是他母親,心都要碎掉的動作,他猛地轉身,朝著母親,「噗通」一聲跪了下來,重重磕了個頭,聲音都變了調:「媽,我是軍人,求你讓我再救一個!」
這一跪,是兒子對母親的愧疚,更是軍人奔赴沙場的決絕,他可能已經做好了回不來的準備,說完,不等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喊阻止,他猛地轉身,再次扎進湖裡。
「以命換命」
最後那一下,真的是用意志在頂了,張偉憑著最後一口氣,把最後那個落水者拖到了淺水區。周圍的人七手八腳把兩人拉上岸,張偉剛吐了幾口水,眼前一黑就栽倒了,嘴裡還迷迷糊糊念叨著:「救人……救人……」
好在,英雄最終還是醒了過來,沒有讓那悲壯的一跪成為永訣,後來回憶起來,他說每次游向被困者都覺得力氣不夠用,心裡也害怕,但軍人的使命感就是不准他退。
央視記者問他,為了救人搭上自己性命值不值得,張偉的回答,那叫一個擲地有聲:「對,但我是軍人,人民養著我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戰場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危險,我們不應該以命換命嗎?我覺得是這樣子的!」
這話沒什麼華麗辭藻,卻把一個軍人的擔當和犧牲精神刻畫得入木三分,也難怪,他所在的部隊,可是走出過「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黃宗德的英雄集體,「強將手下無弱兵」,這話一點不假。
「國民女婿」與英雄的真實人生
張偉的事迹,傳遍了全中國,連外國網友都豎大拇指,說這種無私太牛了,人民日報、新華社這些大媒體紛紛點贊,部隊領導親自到家鄉迎接,鄉親們夾道歡迎,被救的小夥子們也帶著錦旗來感謝,這些都是英雄應得的榮光。
可誰也沒想到,這互聯網的風向標,說轉就轉,還轉得挺魔幻,不少女網友被張偉的勇猛、孝順給徹底征服了,隔著屏幕就開始「雲求婚」:「這樣的男人上哪兒找啊!」、「如果他單身,我排隊第一個嫁!」一時間,張偉成了炙手可熱的「國民女婿」,求嫁帖能蓋起幾棟樓,這股熱情勁兒,大概是當下社會太稀缺這種鐵骨柔情、關鍵時刻能豁出去的純爺們兒了。
正當這場網路「搶親大戰」愈演愈烈,張偉的姑姑出來說話了,給這火熱的氣氛澆了盆「冷水」:英雄今年37,孩子都上小學五年級了。
這盆冷水澆得恰到好處,也讓大家把目光從「女婿」轉向了英雄背後的那位軍嫂,同樣值得敬佩,張偉用自己的行動,給「人民子弟兵」這五個字做了最硬核的註解。至於他最後能不能評上一等功,其實對老百姓來說,英雄平安,比啥功勞都實在。
而這場圍繞英雄展開的全民討論,也挺有意思,映照出在這個時代里我們怎麼看待英雄,怎麼渴望英雄,又怎麼在不經意間「消費」著英雄。
聲明:信息/圖片來源於CCTV13 「面對面」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