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一共對伊朗發動了三輪打擊,前兩次伊朗除了升旗還是升旗,報復只是象徵性的發射點導彈和無人機,幾乎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對以色列來說可以說是無傷大雅。
第三次伊朗伊朗的報復行動明顯開始上強度。伊朗已經最少向以色列發起7輪反擊行動。根據以色列媒體的報道,伊朗在當地時間6月15日凌晨,分別向以色列發動了第6和第7輪導彈打擊,目標包括以色列最重要的港口拉法港口和以色列的經濟中心特拉維夫。
以色列在此前的空襲行動中,對伊朗數十個軍事目標和核計劃目標發動了打擊,導致伊朗鈾濃縮工廠損失巨大,伊朗空軍高官也幾乎被全部消滅,這是近年來伊朗在以色列空襲行動中最為慘烈的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伊朗的報復行動中,以色列的防空系統似乎「堅不可摧」,伊朗發射的大部分無人機和導彈都被以色列的防空系統攔截,但現在以色列的防空系統疑似崩潰,對伊朗發射的彈道導彈基本沒起到作用。因為從社交媒體上的內容來看,以色列國防部大樓已經遭到伊朗導彈的攻擊,除此之外大量視頻都顯示伊朗的導彈已經落到了特拉維夫市區。內塔尼亞胡為了防止政府受到毀滅性打擊,已經率領內閣乘專機出國避難,飛往希臘。這說明以色列的薩德反導系統和鐵穹都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以色列高層也不認為現有的防空系統能夠保證他們的安全。
不過以色列的防空系統被突破也並不稀奇,因為伊朗從之前的報復行動中吸取了足夠的教訓。這次伊朗對以色列發射了200枚中程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同時也向以色列發射了數百架無人機。伊朗先通過起飛無人機,佔用以色列防空系統的火力通道,然後再發射彈道導彈,對以色列境內進行飽和式攻擊。只要數量多了進行飽和式攻擊,任何防空系統都將難以發揮作用。除此之外,CNN的報道稱,伊朗為了防止導彈被以色列攔截,動用了一款新的中程導彈。根據伊朗此前的消息,該導彈射程最遠為1200公里,同時配備先進導航系統和電子戰能力,能有效突破以色列的和美國的防空導彈系統。
這其實說明以色列並不具有對伊朗絕對的壓制力。伊朗的導彈成功突防以色列防空系統,說明已經構成了對以色列非對稱的作戰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還敢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的空襲行動,只能說以色列在賭,賭美國一定會保證以色列的安全,在關鍵時刻一定會出兵中東,甚至是直接將目標直接出兵伊朗。
以色列有沒有賭贏不好說,但美國確實開始加大在中東的軍事存在。根據美媒Axios的報道,以色列已經緊急向特朗普政府求援,要求美國直接出兵中東,蕩平伊朗的核設施,徹底消除伊朗對以色列的威脅。當然,這其中也有另一重意思在內,伊朗的報復行動已經讓以色列受不了了,急需美國的支援。
美國也迅速做出響應,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取消原定於訪問越南的行程,緊急掉頭南下。雖然美國軍方並沒公布尼米茲航母此行的目的地,但外界普遍認為,尼米茲航母被緊急派往中東,給以色列站台,甚至不排除直接出動海軍力量對伊朗發動打擊。
美國和以色列的這一系列動作,其實說明了一個問題,以色列無法獨自應對伊朗的打擊行動,必須要美國的援助或者配合,以色列才能扛住伊朗的報復行動。
但需要強調的是,伊朗在報復以色列時還沒有使出全力。伊朗聲稱自身擁有2萬枚導彈庫存。同時伊朗也發出警告稱,下一次的報復行動將會是現在的20倍。如果伊朗說的是真的,那這次伊朗的報復行動只動用了導彈庫的1%,如果擴大20倍的報復規模,恐怕以色列將會一片廢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伊朗對以色列的報復,烈度其實依舊偏低。之所以以色列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對伊朗發動空襲,是因為伊朗的反擊行動沒有讓以色列感覺到痛。如果伊朗真的下狠心,完全可以對以色列的淡水系統、電力供應系統發動打擊,三番五次地就打一次。只要持續做下去,猶太人自己就會來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