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襲擊,將中東局勢推向高危賭局
以色列對伊朗發動預防性導彈與空襲,目標包括軍事設施、核設施,以及伊朗高級官員和核物理學家。伊朗方面表示反擊毫無阻礙,並承諾將實施嚴厲報復。專家指出,以色列的行動可能引發中東大規模戰爭,屆時不僅地區其他國家會被捲入,世界大國也將難逃其影響。
周五夜間,以色列開始對伊朗發動預防性打擊。首輪攻擊分為五波,以色列無人機及約 200 架戰機參與行動,投下超過 330 枚彈藥。周五白天,以方繼續實施空中打擊。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透露,此次軍事行動代號為 「獅族之國」,可能會無限期持續。同時,以色列境內宣布進入特殊狀態,取消所有教育活動,除關鍵企業外其餘企業暫停運營,禁止大規模集會。
內塔尼亞胡在特別講話中稱:「我們打擊了伊朗核軍事計劃的核心,襲擊了伊朗在納坦茲的主要鈾濃縮設施,還打擊了為伊朗核武研發工作的頂尖核物理學家。」
以色列國防部(IDF)解釋稱,對伊朗發動先發制人打擊的原因是 「伊朗對以色列發動直接與間接的恐怖活動,以及推進核武器研發」。關於伊朗核進展存在不同評估:有數據稱伊朗已濃縮出足夠製造 9 枚核彈的鈾,另一些數據則稱可達 15 枚。
襲擊首要目標是伊朗地面核設施、軍事設施及其他戰略目標,包括數十個雷達站和地對空導彈發射裝置,總計超過 100 個位於伊朗不同地區的目標,涵蓋德黑蘭、設拉子、克爾曼沙赫省和盧里斯坦省等。位於伊朗西北部的大不里士機場也成為襲擊目標。
伊朗紅新月會數據顯示,該國 8 個省份(包括東亞塞拜然、西亞塞拜然、伊斯法罕、伊拉姆、克爾曼沙赫、馬爾卡濟、哈馬丹、胡齊斯坦和庫爾德斯坦)至少 60 處地點遭打擊,造成至少 95 人受傷。134 支救援隊伍及 669 名專業人員已投入救援工作。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以色列對外情報機構 「摩薩德」 在伊朗境內的防空導彈系統附近部署了攻擊系統,並在德黑蘭附近建立了無人機基地。該行動籌備數年,襲擊中以軍將這些無人機導向伊朗地對地導彈發射裝置。其他武器則安裝在偽裝車輛中,秘密運入伊朗,這使得以色列空軍得以繞過伊朗防空系統實施打擊。
此外,襲擊目標還包括清除德黑蘭的高級官員。對伊朗高級軍事領導人藏身地及其住宅的空襲導致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總司令海珊・薩拉米少將、中央總部指揮官古蘭・阿里・拉希德少將及其子等多名軍人死亡。以色列方面稱,遇難者中還包括至少六名參與伊朗鈾濃縮核計劃的核物理學家。
伊朗最高領袖阿亞圖拉・哈梅內伊迅速任命新軍事領導人接替遇難者,並向以色列承諾嚴厲報復,強調 「伊斯蘭共和國武裝力量的強大之手不會讓此事不了了之」。哈梅內伊警告:「猶太復國主義政權的這一罪行將為自己招致痛苦而悲慘的命運,這一命運必將降臨。」
在伊朗聖城庫姆的賈姆卡蘭清真寺穹頂上,升起了象徵復仇號召的紅色旗幟 —— 這是 2020 年 1 月卡西姆・蘇萊曼尼將軍遇刺後首次升起該旗幟。當時伊朗為復仇,對駐伊拉克美軍阿因阿爾 - 阿薩德空軍基地發動了有限導彈襲擊。
伊朗政府聲明中表示準備對以色列的行動進行強硬反擊,並指出襲擊導致平民傷亡,包括學者和軍人。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稱反擊沒有任何阻礙,首批反應是發射約百架無人機,據軍方評估,這些無人機可在數小時內抵達以色列。
伊朗還向聯合國致信,要求譴責以色列的襲擊。隨後以軍宣稱已攔截所有伊朗無人機。
俄羅斯對以伊局勢的急劇升級表示擔憂。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稱,莫斯科譴責當前事態,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正持續關注局勢發展。俄羅斯外交部也譴責以色列的襲擊,認為以方 「有意識地選擇」 進一步升級局勢並 「提高賭注」。
專家界對事件後續發展看法不一。德黑蘭的反擊行動尚未採取決定性步驟,許多情況將在其行動後明朗。但目前可知,尋求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的談判進程已陷入僵局。
中東與高加索問題專家斯坦尼斯拉夫・塔拉索夫認為:「中東局勢正在急劇變化,伊朗有能力進行反擊。局勢已瀕臨地區衝突爆發的邊緣,美國存在被捲入中東戰爭的風險。」
他指出,無論從政治還是軍事角度,以色列的挑釁 「都毫無正當性」。「以色列的行動旨在加劇局勢,中東面臨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威脅。若戰爭爆發,不僅涉及伊朗和以色列,地區所有國家都將被捲入。」
事件的後續發展取決於眾多因素,包括地區國家和大國的態度,以及德黑蘭的反擊行動。「以色列此前也曾襲擊伊朗,但每次伊朗的回應都非常謹慎。但此次伊朗的反應難以預測,因為他們有能力突破以色列引以為傲的『鐵穹』防空系統。」
塔拉索夫稱以色列的襲擊具有挑釁性,因為襲擊發生在德黑蘭與華盛頓於阿曼舉行第六輪談判的前夕。「談判原計劃於本周日舉行,但以色列幾乎將核協議談判的所有共識歸零。若談判重啟,將不得不從零開始。」
美國否認參與以色列的襲擊,但伊朗方面認為,若無華盛頓的協調與許可,該行動不可能實施。塔拉索夫分析稱,美國並不希望發生這些襲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故意泄露以色列準備發動襲擊的信息,這是美以關係史上首次美國提前披露以方軍事計劃,這表明白宮內部正在進行激烈博弈。」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拉基米爾・薩金指出:「這些襲擊標誌著伊朗與以色列之間一場相當嚴重的戰爭的開始,但並非傳統地面戰爭,而是使用無人機的空射導彈戰爭。以色列不會在伊朗登陸,因為其地面部隊在伊朗無法取得成功 —— 伊朗不是伊拉克,這只是大規模空襲。」
他表示,美國拒絕為襲擊伊朗提供軍事支持,「使以色列面臨的任務更加複雜」:「這些襲擊不同於去年伊以之間的相互打擊,以色列導彈和炸彈擊中目標後造成的破壞已顯而易見。作為回應,伊朗發射了超過百架無人機,以軍正在積極攔截。」
專家認為,伊朗軍事高層的傷亡給德黑蘭的反擊行動帶來 「一定混亂」。「我確信伊朗近期將發射導彈。問題在於:以色列防空部隊能否阻止破壞?如果說上次以色列有盟友幫助擊退襲擊,那麼現在美國沒有足夠的防禦力量,該地區也沒有上次那麼多的航母戰鬥群,幾艘驅逐艦無法有效應對我認為伊朗將對以色列發動的大規模攻擊。」
薩金提醒,伊朗約有 30 個主要核設施,其中主要設施位於納坦茲和福爾多,「即進行鈾濃縮的地方」。「這些設施位於地下深達 800 米處,以色列沒有能摧毀這些目標的非核彈,只有美國擁有此類武器,每枚重達 12 至 15 噸,只能由美國 B-2 戰略轟炸機投放,而以色列沒有這種飛機。」
因此,以色列能夠對地面設施造成嚴重破壞,但無法 「摧毀用於鈾濃縮的離心機」。「以色列無法獨立阻止或終結伊朗核計劃,但完全有能力延緩其核計劃發展進程。以色列的行動可能持續一周、一個月甚至更久,這是一場真正的戰爭。」
薩金認為,伊朗很可能在近期拒絕與美國就核問題繼續談判,談判進程將不得不從零開始。他特別指出,埃及、土耳其、相關國家、卡達、阿聯酋和沙烏地阿拉伯已對以色列襲擊伊朗表示譴責。
「以色列從一開始就反對美國與伊朗進行任何談判,也反對 2015 年的核協議。內塔尼亞胡及其同僚一直認為,武力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唯一途徑。但以色列很可能陷入嚴重的外交政治孤立,我認為歐洲社會各界也將譴責以色列的行動。」 薩金預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