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走個流程,很快就能完成下水慶祝儀式,沒想到遭遇尷尬一幕船體掛住了。5月21日朝鮮崔賢級二號艦下水失敗,在全世界面前確實很丟人,不過知恥而後勇的朝鮮軍工僅用時23天,就完成該艦扶正修復下水一條龍作業。當地時間6月12日,朝鮮在羅津造船廠舉行「姜健」號(舷號52)盛大下水儀式,將軍攜帶女兒出席,會見參與建造和修復工作人員看似很滿意。
笑容滿面很開心
從視頻畫面可見,這艘曾經側翻泡水很多天的驅逐艦,已經被修整一新看不出有破損痕迹。朝鮮方面報道稱,將軍在授予「姜健」號軍旗後,笑容滿面帶著女兒登艦視察,還在此前受損艦艏區域查看,同時聽取講解和彙報。按照流程檢閱全體官兵,並來到後甲板向「姜健」雕像獻上鮮花致敬,整個過程和崔賢級一號艦下水基本一樣。
事情到此終於可以告一段落,崔賢級被朝鮮寄予厚望,它是朝鮮海軍首款5000噸級,幾乎可以稱為多用途的全能驅逐艦。技術來源於哪裡不好說,但在以往只能造小型導彈艇的朝鮮軍工,突然間實力大爆發出手就是全球先進水平。難怪朝鮮用極短時間,就先後造出兩艘並快速下水入役,如果不是這次出現意外,搞不好今年內還能見到批量生產。
下水儀式
下水儀式
下水儀式
所以將軍對此非常重視,指出這次下水失敗完全是犯罪行為,也難怪他生氣在最簡單環節,卻要付出差點損失一艘戰艦代價。不過回過頭來我們發現,朝鮮造船工業並不像外界猜測那麼不堪,5月份下水失敗時,第一時間對外公開可見透明度很高,並不擔心自己沒辦法修復。而且經過調查確認,很快得出結論船底沒有破洞,船體右舷有輕微剮蹭,艦尾部分艙室少量進水,受損程度並不嚴重。
正是基於這次調查,專家組得出結論,用2到3天時間完成扶正,再用10多天時間完成修復工作。雖然前期缺乏重型裝備,以及相關打撈經驗,扶正工作有點耽誤。在動用大型起重機、浮力氣球,以及相關人工拖拽後,6月2日扶正工作順利完成。當時西方對此還不大相信,根據衛星照片分析認為船雖然直立起來,但為了讓艦艇不被卡住,朝鮮方面在救援時把艦艏給切了。
側翻事故很尷尬
「姜健」號驅艦
隔天就發現船隻浮在水中,原來這只是視覺誤判,朝鮮軍工專業水平確實相當高。不過從傳統經驗出發,「姜健」號雖然已經再次下水,但只有20多天就完成泡水艦處理,會不會為了達到將軍要求的6月20日前必須完工,所以主要對艦體表面進行處理。其他如船艙內海水浸泡過的設備,進行了更換或修復沒有;側壓在滑軌上的艦體,內部到底有沒有小破損沒修復。當然如果軍艦能夠正常下水,這些就算還沒有完全搞定,也不影響朝鮮海軍現代化進程。
下水儀式
下水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