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山貓】
據近日台灣島內社交媒體群組上流傳的一張衛星遙感圖像顯示,正在升級維修中的台海軍「康定」級護衛艦pfg-1208「承德」號,其前甲板主炮後部已經出現可以辨認出是垂直發射裝置的設施,如得到證實,這將是台海軍首艘安裝了垂直發射裝置的作戰艦艇。
正在改裝升級中的台海軍「承德」號護衛艦
上世紀90年代,台灣當局以「光華二號」項目為名,向法國採購了6艘以「拉斐特」級改進而來的護衛艦,即後來的「康定」級護衛艦,其中舷號1208的「承德」號是6號艦,1996年在法國下水,抵達台灣自行安裝艦上武器後於1998年交付台海軍服役。
服役初期的「康定」級,其艦上配有法國湯姆遜-csf公司的drbv-26d「木星Ⅱ」兩坐標警戒雷達以及「海神g」火控對空對海搜索雷達,武器則均為台海軍自行獲得並安裝,包括1門mk75型76毫米艦炮、1門mk15「密集陣」20毫米近防炮、2門博福斯40毫米機關炮、2組4聯裝「雄風二型」反艦導彈發射架、2具mk32型3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器,而艦上對空導彈火力則最為孱弱,為1具4聯裝人操rim-72c「海榭樹」導彈發射裝置,僅能提供約5千米的防空射程。
服役初期狀態的台海軍「承德」號護衛艦
對於一艘3000多噸的主戰艦艇來說,「海榭樹」這樣的防空系統不能說是堪當大任吧,也能說是聊勝於無了
由於「康定」級護衛艦的性能逐漸落後,台當局也在通過各種渠道尋求對其進行升級,比如逐漸將主炮換裝為隱身造型炮塔、升級「密集陣」block 1b版本等等,但這些都無法改變其作戰能力低下的現實。因此,台海軍於2022年起投入預算約431.6億新台幣,以9年時間對6艘「康定」級進行「戰鬥系統性能提升案」,內容主要包括升級雷達、艦載作戰系統,以及拆除效能不佳的「海榭樹」,安裝由台防務部門下屬「中山科學研究院」研製的「華陽垂髮」。2024年初, 「承德」號作為該項目首艘「原型測試艦」進入台船高雄造船廠開始改裝。
在抵達船廠改裝之前,「承德」號就已經被愛好者拍攝到拆除了艦上武器,進廠施工期間又拆去了艦上全部雷達天線等活動部件。隨著施工的進行,原有的「木星Ⅱ」雷達又被裝回原位,不過到了今年4月,有人拍到後桅上已經安裝了英國bae公司的997型三坐標旋轉相控陣雷達,取代了原有的法制「海神」g雷達。
今年4月,島內軍事愛好者拍攝到了「承德軍艦」後桅杆上已經更換為了997型雷達
而據島內社交媒體賬號所聲稱的消息,此次在「承德」號上安裝的 「華陽垂髮」,將以「一坑四」的形式最多容納32枚由「天劍二型」空空導彈發展而來的「海劍二」艦空導彈,此前該型導彈僅在「沱江」級巡邏艦上以固定傾斜發射架的方式搭載。按照早先所披露的計劃,「承德」號將於今年9月完成改裝交付台海軍。
(資料圖)在「沱江」級巡邏艦上傾斜發射的「海劍二」導彈
考慮到島內自製「輕型巡防艦」已經開工建造中的兩型「原型艦」(防空型與反潛型),按計劃也將使用上文所述的「華陽垂髮」和bae 779型雷達,因此台當局和軍方也試圖通過這一改裝,來盡量統一未來不同級別艦艇的設備與武器規格。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