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葛煥東
本文作者葛煥東
李森兄弟:你好!
大作《我的戰友我的連》已認真拜讀,受益匪淺,感慨頗多。
雖是連隊作戰紀實,但在弟的筆下,就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書中情節扣人心弦,文筆流暢,敘述清晰,我無需贊言讚美,凡讀者必有心語感言。我尤其對機械連英雄群體深表欽佩和自豪。全連官兵那種同仇敵愾的戰鬥豪情,那種愛國愛民愛戰友的大愛胸襟,充分折射出37師、13軍、乃至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忠誠、英勇和偉大。當年你這位連長表現出的政治遠見和戰略思維,以及指揮果斷幹練,代表的是一批優秀基層指揮員的基本素質,從你的身上就可以折射出我軍之所以能打惡仗,能打大仗,能打勝仗的根本所在。也是官兵同心,甘苦與共,團結戰鬥的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的再現。你既能在槍林彈雨險情環生中從容指揮官兵排障去礙,避險化危,多次完成急難險重任務,又能從槍林彈雨中把戰友們毫髮無損地全部安全帶回國內,實屬不易,難能可貴,感人淚下。一個基層指揮員如無對士兵的真愛大愛,如無睿智善戰,是很難做到的。兄弟你在作戰期間置生死度外,夙興夜寐,都是一切為了勝利,一切為了戰友生命,品質高尚,精神偉大,向你學習!向你致敬!
戰時,我是38師組織科幹事,由任應來副師長(後晉陞為四川省軍區司令員)率領,與師一作訓參謀、一偵察參謀、一保衛幹事組成師前進指揮所,隨114團執行穿插任務。2月17日凌晨2點乘橡皮舟渡過紅河,行進路線應在你們的右翼。雖一路遇偷襲、遇炮襲、遇埋伏,歷險多多,但部隊頑強,英勇戰鬥,終圓滿完成任務。你書中提到的磷礦,就是114團打下來的。後來我們就一直守那裡,協助友鄰部繳獲物資,直至撤退回國,3月12日晚8點回到國內。咱倆當時不相識,擦肩而過了。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之際,兄弟出此書以作獻禮,意義重大,彰顯了一位共產黨員的情懷。歷史不可忘記,歷史昭告後人,和平來之不易,英烈永不忘記。希望兄弟筆耕不輟,有更多的作品奉獻給這個美好的時代。
葛煥東
2021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