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的防務計划出現了一個明顯變化,可能會對未來的台海局勢產生重要影響。台軍正在從金門和馬祖撤軍,並將被稱為「海龍蛙兵」的特種部隊調往澎湖。這一動作引起了廣泛關注,被解讀為是對當前形勢的回應。
(台軍蛙兵)
台軍撤出金門和馬祖,究竟是為了什麼?有分析指出,這一策略調整其實是為了配合美軍的訓練指導需求。不少消息指出,已經有美方人士多次赴台進行軍事指導和訓練,尤其是在澎湖。如果台軍的「海龍蛙兵」調駐澎湖,那麼不僅能與美軍一起進行更緊密的「合作」,也能夠藉助美方經驗,提升訓練水平。
(有消息爆料美軍方人員多次赴台指導訓練)
但這僅僅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聲音則認為台軍這是在收縮自己的防線,把兵力重新部署到距離台灣本島更近的地方,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應對大陸可能展開的軍事行動。因為在戰略上,一旦出現衝突,金門和馬祖極有可能成為首當其衝的目標,駐守這些島嶼的部隊很難得到及時支援。
然而這種「戰略性撤退」並沒有贏得多少喝彩聲。批評者指出,這無疑是在告訴全世界,台軍在面對解放軍時,顯得有些心虛。這並不是說他們完全放棄了抵抗,而是在試圖通過這樣的安排來迷惑解放軍。然而,這種所謂的「緩兵之計」真的能奏效嗎?那些相信台灣能靠這種策略拖延時間的人,也許更多的是抱著僥倖心理。
(台軍金門實彈演習)
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大陸方面似乎已經做好了更長遠的規劃。從福建省關於交通網路的規劃中可以看出,其對金門的計劃尤為引人注目。根據公布的方案,預計到2035年,從福建泉州和廈門通過高速到金門,將實現兩小時內可達。這不禁引發猜測:大陸是否已經擬定了相應的統一進程,而金門是否會成為這一計劃的率先實施地?
(未來有公路連接兩岸)
顯然,在這種大背景下,儘管台軍在調整部署計劃,但歸根結底,他們仍然面臨著巨大挑戰。即使是撤至澎湖,依舊無法徹底逃避解放軍的震懾。更重要的是,隨著大陸在交通和基礎設施上的持續推進,台軍的每一步動向可能早已盡在大陸掌握之中,所謂的「隱蔽性」和「突然性」正在被不斷削弱。
很顯然,從這些項目規劃來看,我們已經明顯按下統一加速鍵,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金門將是我們首先要拿下的目標,而這也就不難解釋,台軍為何現在要儘快離開台離島,分明就是怕大陸隨時展開行動。